孕期如何預防水腫和腿抽筋
水腫的預防
孕婦中,有很大一部分在懷孕后期小腿會出現水腫現象,一般下午明顯一些,夜里休息后會有消退。
對大多數孕婦來說,下肢水腫是一種生理性水腫,主要有以下原因:
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妊娠后期,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受阻,靜脈壓升高,引起下肢水腫。
血液稀釋。乳期血容量增加。但紅細胞增加的幅度不如血漿增加幅度大,血漿蛋白則沒什么增加,血液相對變稀,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移向組織間隙而水腫。
內分泌變化原因。懷孕后,內分泌功能發生變化,雌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體內水、鈉潴留較多,可引起水腫。
如果孕婦僅有小腿水腫一般不需要治療。只要多加休息,避免站立時間過長,適當做些如抬高下肢的動作,少吃鹽,水腫會減輕甚至消退。但不可濫用利尿藥物,因為利尿藥會排鉀,可能會造成血鉀過低。
如果水腫嚴重,漫至大腿以上部分,體重增加較快,血壓升高,出現尿蛋白,則應警惕是否并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應及時診斷治療。
小腿抽筋的預防
有些婦女懷孕后,在晚上或臨睡時會發生小腿抽筋,有的一夜發生10多次,每次持續時間2~4分鐘,醫學上稱為下肢痙攣。
孕婦引起下肢痙攣的主要原因;二是久坐或受寒、疲勞過度;三是妊娠后期子宮增大,使下肢的血液流通不暢等。當小腿出現抽筋時,可先由下向上輕輕地按摩小腿肚,再按摩足拇指及整個腿,一般都能使痙攣緩解。如有的緩解不明顯,則可把腳放在溫水盆內,熱敷小腿,并搖動足部,痙攣即可緩解。
為了防止痙攣再次復發,應做好以下幾點:
不要長時間站立或坐著,應每隔一小時左右就活動一會兒,防止過度疲勞。同時每天到戶外散步半小時以上。
平時注意養成正確的走路習慣,讓后跟先著地;伸直小腿時,腳趾彎曲不朝前伸。
每晚臨睡前用溫水洗腳,并對小腿肚進行2~5分鐘的按摩。
應增加鈣和維生素B1的攝入,孕婦每天鈣的攝入量應不少于1.5克。要經常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大豆制品、蛋類、海產品及蔬菜、水果等。另外,鈣質在人體內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參與,因此孕婦應常曬些太陽,對嚴重缺鈣者,必須在醫生診治下補充鈣劑。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