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應如何科學坐月子
一、穿著舒適,保持清潔干凈
傳統月子習俗要求產婦捂月子、不出門,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要門窗緊閉,穿厚衣、戴厚帽,不許產婦洗澡、洗頭、刷牙漱口等等。
實際上這些習俗是基于過去條件不好,不能為產婦提供良好的浴室及取暖設施,而產婦因為身體較弱,洗澡、洗頭后容易感冒;時至今日,現在的生活條件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能夠為產婦提供非常良好的洗浴環境和設施,使她們不再容易受涼感冒。
如果墨守成規,不僅不會有利于產婦的恢復,甚至會延緩產婦的康復,加重產后的癥狀。比如產后會大量排汗,污染皮膚;下身產生的惡露及溢出的乳汁,也都會使皮膚變得不夠清潔;多種液體混合在一起會散出不好聞的氣味,使產婦渾身不舒服,精神狀態不好;皮膚粘膜上積累的大量病菌會乘虛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等,甚至會發生敗血癥。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產后及時清潔身體,不但可幫助產婦解除分娩疲勞,保持舒暢的心情;還可促進會陰傷口的血液循環,加快愈合;使皮膚清潔干凈,避免皮膚和會陰傷口發生感染;加深產婦睡眠、增加食欲,使氣色好轉更快。因此,月子里及時洗澡對產婦健康十分有益。如果會陰部沒有傷口,只要疲勞一恢復就可開始洗澡。坐月子不僅可以洗澡、洗頭和刷牙等等,而且,還要勤洗澡、勤換衣褲,保持身體的清潔。
如果產婦會陰部無傷口及切口,夏天在2~3天、冬天在5~7天即可淋浴,但是產婦洗澡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洗澡的溫度不要過低,洗澡水溫宜保持在35℃~37℃左右,夏天也不可用較涼的水沖澡。二是產褥期不能泡澡或盆浴,要用淋浴的方法。三是避免洗澡之后直接從溫度高的房間進入溫度低的房間,或者吹風。另外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限定在5~10分鐘左右。
關于產婦洗頭梳頭的問題也是如此,分娩過程中大量出汗,加之產后褥汗增多,會使頭皮及頭發變得很臟,并有不良氣味。研究表明,通過洗頭、梳頭,可去掉產婦頭發中的灰塵、污物,保持衛生清潔,避免引起細菌感染;
可刺激頭皮神經,醒腦提神,帶來舒暢的心情;可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增加頭發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避免脫發、發絲斷裂或分叉,使頭發更密、更亮。實踐證明,只要水溫適宜37℃左右,洗頭后用吹風機及時吹干,避免受涼即可。
民間素有“生個孩子掉顆牙”的流傳,認為月子里刷牙漱口會動搖牙根,傷及牙肉,造成牙齒過早松動、脫落或牙齒流血等。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很多人生育之后牙齒變壞,是因為孕期在內分泌激素的作用下,會出現牙齦充血、水腫、易出血的現象,再加上有可能出現的缺鈣,就會造成牙齒損壞。
產婦在月子里一定要刷牙漱口,不然的話牙齒反易被損害。產婦在月子里每天要進食大量的糖類、高蛋白食物,這些食物大多細軟,本來就失去了咀嚼過程中的自潔作用,容易為牙菌斑形成提供條件。如果不刷牙,就會使這些食物的殘渣留在牙縫中,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或牙周病,并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等。所以產后要用溫水刷牙、溫水漱口。
同時,產婦要注意外陰清洗,要用溫水清洗;勤洗手,勤剪指甲,至于洗手的水溫,涼水會落下月子病的說法,也缺乏科學依據;總之,產婦要清清爽爽坐月子。
二、均衡營養、多樣化飲食
傳統月子習俗對產婦飲食也有諸多規矩。比如產后飯菜不能放鹽,不能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湯催奶,以及傳統的小米雞蛋月子餐等等。
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漸提高,產后營養食譜早就應該拋棄單純的小米、紅糖加雞蛋的單一食譜。而應該采取均衡營養、多樣化飲食。因為多樣化的托狂的食譜,是母乳質量提高的保證。
在剛剛產后的前兩周,體內水分過多,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要保持營養的多樣化,飲食量同孕晚期差不多就可以。
在產后,要注意提高蔬果和膳食纖維的食物供應,隨著產婦活動量的增加,適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供應,保持食物的多樣性。產婦身體康復及乳汁分泌都需要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維生素C具有止血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蔬菜和水果中就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另外,產婦在月子里容易發生便秘或排便困難,而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蠕動,利于產后通便。
花生豬腳湯、鯽魚湯、絲瓜鰱魚湯……出于母乳喂養的考慮,每一個產婦月子里都少不了與這些湯湯水水打交道。很多人認為多喝湯可以催奶,這樣其實誤解。多喝湯除了能增加尿量之外,對乳汁分泌的影響不大,而且新產婦的頭兩周,由于孕期大量的血漿增加,水分在體內過多潴留,這個時候少喝湯才有利于產婦的康復。
關于產后不吃鹽,也是不科學的,鹽是補充鈉的主要來源,而鈉是人身體內維持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產后多吃鹽不利于水分的排出,但不吃鹽,同樣也不有益健康。
還有月子里一切用水用米酒代替的說法,說是產后喝米酒可以幫助產婦避風寒,既可預防產后關節疼痛等諸多疾患,又能夠通經活血,溫補脾胃,可促進乳汁分泌,而且避免了過多水分的攝入。這種說法顯然也不正確。米酒的組成成分是水和酒精。所以用米酒代替水的應用而避免水分過多攝入并不適宜,而酒精可能會使血管擴張,造成出血增加,所以米酒不宜多喝。
三、加強休息,適量運動
加強休息,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復原和其他器官的恢復。這點算是人人皆知,但是坐月子并不是一動不動躺一個月,一味休息,臥床過久,既不利于惡露的排出和子宮、形體的復原,也不利于體力的恢復。長期臥床易使血液本來就處于高凝狀態下的產婦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及腸粘連,特別是剖宮產的產婦。同時,產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組織也會由于缺乏鍛煉而托不住子宮、直腸或膀胱,導致膨出。
所以產后應適時適度地進行一些活動。產后6小時就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果分娩順利,產后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產后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
出院之后,除了保證比較充分的睡眠之外,照料嬰兒、產后體操和部分家務都要去做,只是注意不要勞累,要休息和適宜的活動鍛煉相結合,運動要適宜,但不可逞強。這樣可增加虛弱的腹肌收縮力,促進子宮盡快復原,促進直腸和膀胱功能盡快恢復。同時,還有助于惡露排出,防止發生便秘和尿潴留,并易使產婦保持舒暢心情,避免產后抑郁癥發生。
四、創造舒適宜人的環境
產婦和嬰兒起居室要注意溫度的控制,一般冬天控制在18℃~22℃,夏天控制在22℃~26℃最為適宜,低了產婦容易感冒,高了寶寶容易不適。應用空調、電暖氣、制冷機都可以,但同時要注意室內適宜的濕度。
濕度對健康和人體的舒適度有較大的影響,室內相對濕度以55%~65%最為適宜,太干燥容易造成鼻粘膜不適、咽部發干;濕度太大皮膚不能排汗,使人感到氣悶不暢,而且容易產生細菌,侵害人體。
產后的居住環境盡量要安靜、舒適、陽光充足。室內還要定時通風,但通風時要避免對流風,既要防止著涼和感冒,又要保證室內空氣清新,給母嬰提供足夠的氧氣。室內還要有避光良好的窗簾,在母子休息的時候,可以創造更加完美的休息環境。
天氣適宜的時候,產婦也可以到窒外呼吸下新鮮空氣。
在醫學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產婦各個器官在產后的復原過程和影響因素被揭示的非常清楚,而很多家庭依然在奉行著千百年來的月子習慣,或者盲從社會上一些并不科學的方法。這真的是一種悲哀。
多關注科學,科學的進行產后的保健,才會更有利于產婦和嬰兒。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