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分階段護理保健有妙招
“坐月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坐月子”,是媽媽們都經歷過的事情,但比起孕期保健的精心細心來,很多過來人說起“坐月子”,都會輕描淡寫地說,這還不簡單嗎,千百年來,這么多人都這樣過來了。其實“坐月子”絕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更需要產婦和家人懂得產褥期保健知識并自覺實施。
產后多長時間為產褥期?產褥期,就是大家俗稱的“月子”,是指產婦各系統恢復時期。妊娠期間,孕婦全身各系統尤其是生殖系統,隨著妊娠的進展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產后,身體各個器官、系統(除乳腺外)的形態和功能逐步恢復至妊娠前狀態。醫學上把這個產后恢復的時期定義為產褥期,通常規定為胎盤娩出后的6周。同時,一些潛在的病變可在產褥期激變,也可能由產婦及其家人的習俗處理而引起病變。所以,產褥期健康順利地度過,會對產婦產后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早期產褥期處理
早期產褥期是指在產后住院期間或產后10天內,此時應嚴密注意子宮出血量、子宮底的高度及子宮縮復情況。
產后2小時內的處理:產后2小時內極易發生嚴重并發癥,如產后出血、子癇、產后心力衰竭等,故應在產房由助產人員行嚴密觀察。
飲食:產后1小時,由于產婦分娩勞累,消化能力減弱,可進食粥、湯類易消化的食物。之后應注意飲食調節,以易消化、富含營養而不油膩的飲食為宜。
排尿與排便:應鼓勵產婦盡早自行排尿。產后4~6小時內應督促產婦排尿。如排尿困難,可采取聽流水聲及下腹部熱敷誘導的辦法。產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張力降低,容易便秘,鼓勵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動。如有便秘,可采用開塞露塞入肛門導瀉的方法。
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子宮復舊是指子宮收縮至正常的過程。產后早期的14天內,宮底通常可在下腹部觸及,為一間歇性鼓起的硬塊。每日應于同一時間手測宮底高度,以了解子宮復舊情況。每日應觀察惡露數量、顏色及氣味。若子宮復舊不全,紅色惡露多在產后三天變淡,如增多且持續時間延長時,應告知醫生并給予積極處理。
外陰清潔:每天早晚兩次及大便后,以碘伏消毒外陰。及時更換消毒墊,更換時應洗凈雙手。如發現會陰水腫,應以50%的硫酸鎂紗布濕敷。
早期起床:早期起床活動的時間應隨產婦的身體情況而定。剖宮產及會陰有切口的產婦只要可能,應在術后24小時起床。如無會陰傷口的產婦,在消除疲勞6~8小時后即可坐起,第二天可下床活動。早期下床活動可較快的恢復機體的生理功能,體力和精神狀態等方面也可以較快的恢復正常,有利于惡露的排出和子宮的復舊。其產褥期并發癥可大大減少,膀胱和腸道的功能亦可迅速恢復。有產褥期并發癥時,則應盡量多休息。
體操運動:
腹部運動:仰臥,將兩臂放在頭部,深吸氣。
加強腹直肌力量:仰臥,兩腿舉起,保持伸直。
加強臀肌:仰臥,腿部稍屈,腳底放在床上,盡力抬高臀部,使之離開床面。
加強盆底肌:雙膝屈曲、分開,用力合起,家屬可用兩手放在產婦兩膝內側阻止其內合,力量要與產婦雙膝力量相當,同時產婦用力收縮及放松肛門。
晚期產褥期保健
產婦出院后,應注意休息,逐漸增加活動量。保持外陰清潔干燥。由于產褥期出汗較多,應溫熱水淋浴或擦浴,1個月內不宜盆浴。勤換衣服。產后42天內不宜同房。
產褥期體操運動:此時可行仰臥起坐,增加腹直肌的張力。并可左右旋轉上體等活動。產后14天后,可作膝胸臥位,每日3次,每次10分鐘,以防止子宮向后屈曲,形成子宮后位。適當增加鍛煉盆底肌的運動,預防盆腔靜脈淤血、盆腔痛及老年后的子宮脫垂。
產后初次行經:產后月經復現及初次排卵時間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一般未哺乳的產婦在產后6~8周即可恢復月經,而哺乳的產婦則在5~6月恢復月經,有較早者在產后8周即可行經。
性生活指導:如恢復性生活,則應注意清潔,并采取避孕措施。原則是哺乳者以避孕套等避孕工具為宜;不哺乳者可選用避孕藥物。
產后檢查:包括產后訪視和產后健康檢查。產婦訪視多由專職部門進行。至少3次,第一次在產婦出院后3日內,第二次在產后14日,第三次在產后28日。多為了解產后產婦的一般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產婦應于產后6周去醫院做產后健康檢查。包括了身體各項器官的恢復以及哺乳情況。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