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必須知道的三大常識
一、子宮的變化
產褥期變化最大的是子宮,子宮復舊是產后母體恢復的一個重要標志。子宮復舊主要體現在子宮肌纖維縮復,子宮變小及子宮內膜再生。一般產婦于分娩后第1天,子宮底在臍下l~2橫指,子宮重約100克,以后每日下降約l.2厘米。
在產后1~2天,下腹部會鼓起一個球形發硬的小包,而且陣陣作痛,這是子宮復舊過程中的生理現象。子宮一般在10~14天縮入盆腔,從下腹部就摸不到子宮了。到產后6周時,子宮可恢復到正常大小。
分娩后子宮頸松弛、充血及水腫,呈紫色,子宮頸壁薄,皺如袖口,l厘米厚,3~6厘米長。18小時內很快縮短,變硬,恢復至正常形狀。宮頸外口第3天時能容兩指,12日時容一指,內口關閉。產后4周子宮頸恢復正常大小。因分娩時的損傷,初產婦子宮頸外口由原來的圓形而變成橫裂,形成子宮頸前后唇。
二、乳房的變化
乳汁的分泌量與乳腺的發育、產婦的營養、健康狀況及情緒等有關。因此,必須保證產婦的正常休息和睡眠,注意飲食調養,避免精神刺激和感染的發生。產后,乳房將發生較大的變化。產后體內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突然下降,乳腺開始泌乳。
在產后不久,就應讓嬰兒吸吮乳頭,因為刺激乳頭可促進垂體生乳素的分泌。生乳素的分泌則是乳汁形成過程中的關鍵,有垂體生乳素的分泌才可能有乳汁的分泌;另外,刺激乳頭還可刺激神經垂體分泌催產素,使乳腺泡周圍肌上皮細胞收縮,排出乳汁,并促進子宮收縮。
因此,吸吮排乳反射是保持乳腺不斷排乳的關鍵,日后建立條件反射,嬰兒的哭聲就可引起垂體生乳素及催產素的分泌。如在分娩后不及時地進行吸吮乳頭,往往會出現產后乳少。
三、哺乳可降低癌癥的危險性
癌癥以其愈來愈高的發病率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防治癌癥的重點在預防、降低癌癥危險性。母乳喂養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尤其是絕經前乳腺癌的危險,也可以降低子宮癌和輸卵管癌的危險。這主要是由于在哺乳期間所降低的雌激素引起的,促使乳房、子宮及輸卵管細胞增長的雌激素越少,這些組織癌變的危險則越少。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30 歲婦女患過敏性咳嗽能否用金水寶
2024-10-29產婦剛生產完能否吃阿膠補身子?
2024-10-29備孕吃葉酸三月未孕,是否繼續吃
2024-10-29懷孕七周服藥,孩子還能要嗎
2024-10-29服用散結鎮痛膠囊半月,下月備孕可行嗎
2024-10-2912 歲女孩經常陰道流血該如何處理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