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肥胖零食是首因 媽媽多運動寶寶少肥胖
兒童肥胖癥的標準一般指體重超過同性別、同年齡健康兒或同身高健康兒平均體重的2個標準差;或超過同年齡、同性別平均體重的20%。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小兒肥胖癥。
小兒肥胖零食是首因
通過研究發現,很多小孩每天三餐之外還會再吃多次零食,兒童吃零食過于頻繁,開始出現“零食不離口”的勢頭。
攝醫學上將正常飯點之外所吃的食物定義為零食,兒童攝取的卡路里中超過27%來自零食。零食中含有很高的熱量,經過加工后,食物的成分發生了變化,營養成分喪失,生成不少有害物質,小孩經常吃零食,不僅缺乏營養,不利于健康成長,還容易造成肥胖,對兒童的成長非常不利。
要保證兒童健康成長,需要社會和家長的公共努力,讓孩子遠離不健康食品。
兒童肥胖可能導致長不高
“能吃就是福”、“孩子越胖養得越好”這些傳統觀念在不少家長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但事實并非如此,肥胖會給孩子帶來一連串健康隱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長不高。
肥胖兒童的發育通常比同齡人早而快,所以無論身高、體重還是肌肉力量方面,確實比同齡人占優勢。他們往往在10歲左右就“長成個了”,多數比同齡人高。
但“好景”不長,一般女童13~14歲,男童14~15歲時會停止生長了;就是生長,其速度也比體重正常的同齡兒童緩慢,最終不及體重正常的兒童那樣高。
兒童肥胖心理壓力大
專家分析,肥胖兒比一般孩子承受著更多的心理壓力。
由于生理上的肥胖,肥胖兒體內大量氨基酸堆積在腦細胞中,影響腦細胞活動,智商往往落后于同齡人,學習成績難以進步;肥胖兒童體內脂肪過多,耗氧量遠高于正凡人,所以輕易疲憊、嗜睡,精神不易集中是肥胖兒童“通病”;性發育提前而引起的性意識早萌,也使肥胖兒過早承受著對性的迷惑、恐懼、焦慮等負性心理反應……
小孩肥胖導致體型不美,活動不方便,在集體活動中常是同學們取樂的對象,常受到同學們排斥和嘲笑,妨礙肥胖兒主動參加集體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他們較少或拒絕參加集體活動,漸漸導致抑郁、社交退縮和情緒不穩定等心理行為題目。所以肥胖兒往往自我評價低、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顯,表現出較多的焦慮情緒、悲傷、孤獨、緊張、擔心等行為特征。
媽媽多運動寶寶少肥胖
日前,研究人員發現,準媽媽懷孕期間適度參加有氧運動有助降低寶寶成年后肥胖的概率。
研究人員隨機選擇84名首次懷孕的孕婦,把她們隨機分成2組。其中一組為“運動組”,孕婦每周在腳踏車健身器上運動5次,每次40分鐘,一直堅持到懷孕第36周。另一組為“對照組”,孕婦生活照舊,不參加特別安排的運動。
孕婦在懷孕第19周和第34至36周時分別進行靜脈葡萄糖耐量試驗,以測量胰島素敏感性。新生嬰兒在出生48小時內稱體重并測量體脂指數。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運動組”孕婦所生嬰兒體重平均輕143克,體脂指數較低,兩組嬰兒身高沒有差別。研究人員說,雖然體重差別并不明顯,但這足以降低新生兒今后患肥胖癥的危險。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