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貧血引起弱脈的原因簡析
貧血是臨床上引發弱脈的常見原因,在一定容積的循環血液內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以及紅細胞壓積均低于正常標準者稱為貧血。其中以血紅蛋白最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認為貧血。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即溶血性貧血)引起弱脈的原因如下。
紅細胞異常所致溶血
1、血紅素異常所致溶血,如先天性紅細胞卟啉代謝異常:紅細胞生成性血卟啉病。繼發性紅細胞卟啉代謝異常:鉛中毒。
2、珠蛋白異常所致溶血,如珠蛋白肽鏈合成量的異常所致溶血:海洋性貧血。珠蛋白肽鏈的結構異常所致溶血:異常血紅蛋白病。
3、遺傳性紅細胞酶缺乏所致溶血:如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等。
4、紅細胞膜異常所致溶血,如遺傳性紅細胞膜缺陷:如遺傳性棘形細胞增多癥、遺傳性口形細胞增多癥、遺傳性橢圓細胞增多癥、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獲得性血細胞膜GPI錨連蛋白異常: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紅細胞胞外環境異常所致溶血
1、免疫性溶血,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同種免疫性溶血:血型不符所致的急性輸血相關性溶血或慢性輸血相關性溶血,新生兒溶血癥。
2、血管性溶血,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綜合征。血管壁反復擠壓:行軍性血紅蛋白尿。血管壁異常:血管炎、瓣膜病、人工瓣膜植入術后。
此外物理因素:滲透壓改變。化學因素:氧化劑所致獲得性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生物因素:瘧疾、黑熱病、蛇毒。都可以導致貧血的產生,進而出現弱脈現象。
失血性貧血,臨床上常見急性失血性貧血和慢性失血性貧血,一般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出血,使血容量減少,進而出現弱脈的癥狀。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