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推拿手法 有益寶寶健脾胃
1、捏脊
脊,指的是背部脊柱骨。自尾骨端始,至頸部大椎穴(低頭,頸胸部交界處最高的椎骨)成一直線。寶寶脫去衣褲,伏臥床上,家長站或跪在寶寶的后側方,面帶微笑,全身放松,用手輕輕撫摸寶寶整個背部,使其肌肉放松,然后進行操作。
具體手法:
兩手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捏,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捏住脊柱骨表層的皮膚,食指中指向后捻、拇指向前捻的同時,拇指向前推,這樣,就會從下逐漸向上推進。從尾骨至大椎,反復捏3~5遍。
捏完后,局部的皮膚會略顯潮紅。此時,再用手掌在寶寶背部輕輕地上下摩2~3次,幫助寶寶背部放松。
用于保健的話,隔天捏脊1次即可。貴在堅持,曾在多家幼兒園做過對比觀察,凡是平時堅持捏脊的孩子,小兒常見病的發病率均低于不捏脊的孩子。
捏脊可以從寶寶出生即開始。對初次接受捏脊的寶寶,動作一定要輕柔,捏住肌肉往上提時,不要提得過重,以免寶寶產生畏懼而不愿配合。
2、輕叩背俞穴
有時,捏脊的方法不是很容易操作,或者寶寶不愿意配合的時候,可以改用輕叩背俞穴的方法。
背俞穴分布在背部脊柱的兩側,脊柱旁開1.5寸(肩胛骨內緣至脊柱正中為3寸)。人體五臟六腑之氣均輸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叩擊背俞穴可以調理臟腑氣機,氣機調順會減少疾病的發生。
具體手法: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尖輕輕叩擊背俞穴,從上到下,反復3~5遍,兩側均如此操作。
操作完后,脊柱兩側的皮膚略顯潮紅,再用手掌輕摩剛叩擊過的地方2~3次,以放松皮膚。
3、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小腿的正面能夠摸到的最高部分)旁開1橫指(寶寶中指的粗細)。
取穴方法:讓寶寶屈曲膝關節,在膝蓋骨下端能摸到兩個凹陷,其中外側的凹陷叫做外膝眼,由此向下寶寶4指寬度的距離即外膝眼下3寸,再從脛骨前嵴旁開寶寶中指的寬度即為足三里所在。
具體手法:
以拇指指腹沿順時針方向按揉足三里,每次300下,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理氣消食。
也可以從足三里向下,順著脛骨前嵴旁開1橫指的線,依次經過上巨虛、下巨虛,推至近足踝處,每次30下,可以調理胃腸,導滯止瀉。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