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孕期水腫的3種中藥方劑
一、 子氣
病因:由于濕與氣滯,氣失運行之常,于是陽氣不升,濁氣不化。
癥狀:腳足浮腫,傍晚尤其明顯,胸悶脅脹,舌苔坂膩,脈象沉滑。
治法:理氣化濕。
方劑:天仙藤散加減。
天仙藤12克,制香附6克,橘皮6克,甘草3克,生姜6克,蘇梗6克,茯苓15克,白術9克。
本方以天仙藤,香附調氣行滯,橘皮理氣,甘草和中,生姜溫中通陽,蘇梗順氣安胎,茯苓健脾滲濕,白術健脾燥濕。
此證由于濕與氣阻,故以調氣為主,使氣機通暢,則運動可以正常,而濕亦可化。
二、 子腫
病因:由于脾陽不振,水氣停聚,浸漬于肌膚四肢。
癥狀:面目肢體浮腫,納少口淡,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苔薄膩,脈象沉軟。
治法:健脾,溫中,利水。
方劑:白術散加味。
白術9克,茯苓皮15克,橘皮6克,大腹皮9克,生姜皮3克,干姜3克。
本方以白術健脾燥濕,茯苓皮益脾利水,橘皮理氣和中,大腹皮下氣行水,姜皮溫陽利水,干姜溫中燥脾。
此證由于水氣為病所以立法以行不溈主,但所用方藥,雖是行水,既不傷腎也不礙胎,使水氣下達,則浮腫能消。
三、 子滿
病因:由于陽氣為水濕遏伏,中焦健運失司,未能運化水谷,致使水濕積聚,而成泛濫之勢。
癥狀:遍體浮腫,胸悶氣急,腹部脹滿,小便不利,畏寒肢冷,舌苔白膩,脈象沉濡。
治法:健脾溫陽,行水滲濕。
方劑:理中湯合五苓散加減。
黨參12克,白術9克,干姜6克,桂枝6克,茯苓皮15克,豬苓9克,澤瀉9克,大腹皮9克。
本方以黨參補氣健脾,白術健脾燥濕,干姜溫中通陽,桂枝溫經通脈,茯苓皮益脾利水,豬苓利濕行水,澤瀉入膀胱,利小便,大腹皮下氣行水。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