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日常精心護理 七件事要注意
自母體娩出到出生后四周(28天)以內的小兒叫做新生兒。新生兒期是人類死亡率最高的時期,因此,要注意精心護理。那么如何做好新生兒護理工作?
如何做好新生兒護理工作
第一、注意居住環境。新生兒臥室應安靜清潔,布置優雅,陽光充足。有條件的話,寶寶內溫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間,溫度為60度—65度左右。
第二,注意冷熱護理。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機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溫,平時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第三、注意皮膚護理。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損傷,因而接觸動作要輕柔,衣著要寬松,質地要柔軟,不宜釘扣子或用別針。要用溫水擦洗皮膚皺折處,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第四,注意臍帶護理。在新臍帶未脫落時,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臍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紗布蓋上,不要放盆內洗澡。臍帶脫落后,可以不用紗布,但必須保持臍部干燥清潔。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則應進行消炎處理。
第五,注意細菌。孩子的免疫力低下,對于環境的細菌可以說是完全無抵抗力;對于在接觸孩子的時候,必須是要認真清洗雙手,接觸孩子之前最好是確認是否有傳染病或者是最好先洗手,再對孩子進行接觸。有傳染病的人禁止接觸孩子,否則容易把細菌好疾病給孩子。
第六,接種疫苗。孩子出生之后要根據我國的衛生部規定,需要進行疫苗的接種;來提高孩子對疾病的免疫力。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因此需要父母嚴格的按照執行,按照相關的規定時間對于孩子進行疫苗的接種注射。
第七,哺乳喂養。孩子出生之后的半個小時后,就要抱到媽媽身邊進行哺乳喂養;這樣不僅可以給孩子補充營養,還可以促進媽媽的乳汁分泌。不需要強制性的喂養多少的量,孩子只需要感覺到飽就可以。母親如果沒有足夠的母乳就可以用奶粉來喂養。
新生兒護理3個誤區大揭密
誤區一:將寶寶的手腳包起來?
中國人習慣將寶寶包得密密實實的,認為這樣寶寶較有安全感,而且也不會因為身體反射動作而受到驚嚇,可是西方的父母卻喜歡讓寶寶手腳自由活動,以便促進其身體感覺發展,究竟寶寶的手腳該不該包起來呢?
大揭秘:新生兒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腳,往往會因為身體痙攣或一些突發的聲音,而產生驚嚇反射動作,并且容易從睡夢中驚醒。包裹他的手腳,可以讓他重溫母體中的安全感,慢慢適應外界的環境,同時也能幫助嬰兒保持體溫,因此,醫師建議,滿月以前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最好將其手腳包起來,等到滿兩個月以后,寶寶開始想探索外界,也比較不容易受驚了,就可以脫離襁褓。
誤區二:寶寶要穿得多才不會著涼?
南方有句諺語:“嬰兒沒有六月天”,也就是說嬰兒怕冷、不怕熱。因此,為了避免寶寶著涼感冒,爸爸媽媽拼命給孩子加衣服,全身裹得像個小粽子,可是反觀歐美日等國家,即使大冷天,寶寶也穿得不多,這使得新世代的父母產生“寶寶該穿多少,才不會著涼”的困擾。
大揭秘:嬰兒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快,所以也比較怕熱,冬天時固然應該穿得保暖一點,但是天氣熱的時候,穿太多反而會令寶寶不舒服,加上他的體溫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在給他穿衣時,必須更注意環境的冷暖變化。一般而言,大人覺得冷,必須穿多時,就給寶寶多穿一件;大人覺得熱,必須少穿時,就幫寶寶多脫掉一件,而夜晚則比白天多穿一件。
誤區三:寶寶哭的時候,抱他哄他?
新手父母最怕聽到寶寶哭,一來是舍不得,二來是怕吵到鄰人,于是寶寶一哭,就趕緊抱他起來,可是幾次之后,聰明的寶寶立刻發現,“哭”是吸引大人來抱他的最有效方法,而變成一種習慣,這可累壞了沒有經驗的父母,在抱與不抱之間,左右為難,萬一家中的婆婆媽媽再插手干涉,問題就更復雜了。
大揭秘:哭,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嬰兒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尿片濕了、肚子餓了、想睡覺了或是生病了……,家長應該先檢查一下,如果這些因素都排除了,寶寶還是哭個不停,就表示他可能缺乏安全感或是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這時候就應該先和他說說話,安撫他的情緒,如果還是無效,才把他抱起來,萬一媽媽們太忙,不能馬上抱他,讓他哭一會兒,也是可以的。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