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的常見處理
小兒發燒的常見處理
專家說,以腋下測量為準,小兒體溫在35.5-37.5℃之間都為正常,37.5-38℃間為低熱,38.1-39℃為中熱,39.1-40.5℃為高熱,40.5℃以上為超高熱。
若體溫不超過38.5℃,一般只需在家做物理降溫??山o孩子多喝水,在額頭上貼退熱貼、敷冰袋,或把冰袋夾在孩子腋下、腹股溝、頸部,用溫水擦身。不主張使用酒精擦洗,以免過度刺激孩子嬌嫩的皮膚。還可適當服用板藍根或抗病毒口服液。
當發燒達到中熱,孩子出現流淚、流鼻涕、不想吃東西、哭鬧等癥狀時,應給與小劑量的退燒藥。據介紹,布洛芬制劑是首選,此外,還可口服對乙酰氨基酚或將退熱栓塞進肛門。以上三種藥均為每6小時使用一次。
體溫一旦超過39度,應盡快到醫院就診,咨詢是否要給孩子打退燒針、補液或使用抗菌素?!叭绻邿煌耍柙种蛤炑?,白細胞高的還要使用抗菌素”。
要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
不能以高燒判斷疾病程度。38.5℃并不是一條絕對的分界線,不要以為體溫低于38.5℃就沒事了,還要綜合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有些孩子驟然發高燒,但精神狀態良好,哭聲響亮,飲食也沒什么問題,這就屬于輕癥,可能是由于流感、皰疹性咽炎等病毒感染,在家吃點抗病毒口服液或退燒藥,多數很快就會好??捎行┖⒆芋w溫雖然不算很高,卻臉色蒼白、無精打采、反應遲鈍、不思飲食、嗜睡,這就屬于重癥,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有嚴重疾病貽誤了治療,產生嚴重后果。
此外,低燒超過一周或反復發高燒都需到醫院就診?!跋穹窝?、心肌炎、氣管炎、腦炎、敗血癥、風濕熱、腎炎、結核病及傳染病中的傷寒、猩紅熱、水痘、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等,都不一定表現為發高燒,但這些病通常會發燒5-7天不等,所以低燒超過一周一定要來醫院驗血并做相關檢查。再者,有些孩子第一天發高燒后用退燒藥燒退了,可第二天又發高燒,這也需要及時就診,針對病因治療”。
體溫在24小時內驟然升到39℃以上應盡快就診。這種情況不一定是有很嚴重的疾病,但由于嬰幼兒大腦發育不完善,難以適應體溫的驟然上升,很容易引起“高熱驚厥”,即俗稱的抽筋,表現為意識喪失、臉色蒼白、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四肢抖動。
只要孩子有過一次驚厥,便可能形成習慣性的高熱驚厥。若6歲前發生高熱驚厥在3次以內,6歲后還可徹底痊愈。但若發生4到6次高熱驚厥,則今后發低燒孩子也會驚厥。若反復多達6次以上,即使不發燒也會發生驚厥,孩子則需要按照癲癇來治療。因此,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孩子體溫上升過快要立即就診,有過高熱驚厥病史的孩子更是一發燒就應趕緊找醫生。
盲目退燒不可取。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發燒就緊張得不得了,一個晚上連續跑四五次醫院,千方百計要醫生給孩子盡快退燒,這是不明智的。孩子服用退燒藥后,家長應先觀察兩三個小時,不要一等小孩吃完藥就給他量體溫,看燒還沒退就著急起來,以為是醫生水平不夠高,要忙著換醫院。即使確實要換,也要告訴醫生孩子之前接受過什么治療,以免退燒藥用多了,引起血壓下降、出冷汗甚至休克等嚴重反應。
退燒還不能退得過快、過急、過猛。像激素類的針劑能起到迅速退燒的作用,有些家長不明就里,要求醫生用這類針劑,不管怎樣先退了燒再說。但實際上,激素不僅會掩蓋癥狀,使醫生難以判斷小孩發燒的病因,拖延了治療,對血液系統、肝、腎等器官都會造成損害。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