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季保暖要注意這8個部位
1、頭暖:梳頭百余次
中醫認為,頭為一身之主宰,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聚于頭部。頭部受到冷風吹襲,很容易使陽氣從頭部散發掉,引發感冒、鼻炎、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等病,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還易發生高血壓危象、急性心梗、中風等而禍及生命。
因此,冬天一定要注重頭部保暖,每天清晨應梳頭百余次,使頭皮微熱,有利于頭部經絡氣血通暢,促進諸陽上升,百脈調順,氣血不衰。風雪天外出時要戴好帽子,以保護頭部免受風寒侵害。
2、耳暖:早晚揉耳廓
中醫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于耳。由于耳朵的皮膚很薄,耳廓的血管表淺,皮下組織較少,缺少皮下脂肪的保護。如不注意保護耳朵,遇到寒冷刺激時,血管收縮易發生缺血缺氧,而致耳朵凍傷,還會引發感冒等病。
因此,老年人冬天要注意保護好耳朵,外出時戴上柔軟的防護耳罩,并堅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約5-10分鐘,以發熱為度。
3、鼻暖:按摩鼻雙側
中醫認為,鼻為肺之竅。如鼻子受寒冷剌激,體弱的老年人易傷風感冒。所以冬天要護好鼻子。遇到寒潮過境的天氣,外出戴上口罩。早晨和晚睡前各按摩一次鼻部,用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有熱感時,用雙手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在鼻翼外側緣旁0.5厘米)15-20次。可疏通經絡,增強局部氣血流通,大大加強鼻的耐寒能力,有效地預防感冒和鼻病。
4、頸暖:外出戴圍巾
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上承頭顱,下接軀干,既是脊椎中活動最多部位,也是神經中樞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腦血管的必經之路,如果受寒,不但加重頸椎病,還會引發其他疾病。
因此,冬天最好穿立領裝,外出時戴圍巾,可防范頸部血管因受寒風侵襲而收縮,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的好處。
5、腰暖:搓腰溫腎陽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加上“帶脈”又環繞腰部,若腰部遭受風寒后,易引起腰部冷痛,女子月經紊亂、痛經、白帶異常等婦科病。
冬天除了護好腰部外,可用雙手搓腰,兩手對搓發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起到溫煦腎陽,暢達氣血,疏通帶脈、強壯腰脊的作用。
6、腳暖:泡腳按涌泉
支撐人體生命大廈的雙腳,有“第二心臟”之美稱。但腳部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又遠離心臟,易使血液循環不暢。腳一旦受寒冷侵襲,就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風濕性關節痛等病的患者易舊病復發。
因此,要注意腳部保暖,防范“寒從腳下起”。穿的鞋襪宜保暖透氣、吸濕性好,鞋底要防滑,腳暖則一身皆暖和舒暢。每天晚睡前,用42℃左右的熱水泡腳20分鐘。然后按摩腳掌的涌泉穴,可起到滋陰補腎、調理臟腑、舒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7、膝暖:運動不過量
三九時節,持續寒冷和巨大的溫度反差,膝部受涼可導致關節局部肌肉和血管的收縮,引起關節疼痛。患有關節滑膜炎或骨性關節炎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引起關節疾病發作或加重。保護膝關節的關鍵是保暖防寒,戴上護膝,并注意運動不過量。
8、背暖:背心護督脈
中醫認為,督脈是循行背部之主干,總督人體陽氣,“背為陽中之陽”,為“陽脈之海”。如忽視背部保暖,易受風寒之邪入侵,耗傷人體陽氣,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感冒,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病的中老年人,易復發或使病情加重。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