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壞習慣會損壞牙齒 如何讓寶寶長出一口好牙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除了要給寶寶預防蛀牙之外,還要知道一些寶寶會損害牙齒的壞習慣。接下來一起看看寶寶的哪些壞習慣會損害牙齒以及如何讓寶寶長出一副好牙口吧!
會損壞寶寶牙齒的壞習慣
1、磨牙
寶寶睡覺有磨牙的現象,剛開始媽媽覺得寶寶磨牙只是偶爾的事情,所以也不太在意。但是寶寶磨牙的現象似乎越來越嚴重,媽媽開始擔心寶寶是不是患病了,牙齒會不會被磨壞。寶寶經常磨牙,容易使牙齒過早磨損,露出牙本質,引起牙本質過敏,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時便會發生強烈疼痛。如果寶寶牙齒磨損嚴重,牙高度下降,面部肌 肉過度疲勞,更會發生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在說話、歌唱或吃飯時,寶寶的下頜關節和局部肌肉發生酸痛,甚至有張口困難。所以媽媽應該采取措施讓寶寶停止這個磨牙壞習慣!
2、不良睡眠習慣
有的寶寶習慣在睡覺時把手肘、手掌、拳頭等枕在一側臉的下方,或是喜歡經常用手托著一邊的腮部,這些習慣對于孩子頜面部的正常發育及面部的對稱性都有影響。
3、睡前吃糖
晚上睡覺時,很少喝水,人體各個器官大多也休息了,唾液分泌減少,睡前吃糖,糖分在細菌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乳酸,腐蝕牙齒形成蛀洞,從而發生齲齒。悅悅以前經常這樣子,很不好。
4、熱食冷食交替食用
小小的寶寶是壞牙齒了嗎?冷熱食物交替吃其實是很傷牙齒的。牙齒對溫度的反應特別敏感,在冷熱刺激下寶寶脆弱的牙齒很容易引起酸痛的癥狀,這種牙齒過敏酸痛很容易會慢慢發展成為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所以媽媽一定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建議媽媽盡可能不要讓寶寶咀嚼冰塊,秋冬時節吃火鍋也最好先幫寶寶把食物晾涼。放進嘴巴的食物做到“過唇而不燙”,以免寶寶口腔受到過冷或過熱的刺激造成牙痛。
如何讓孩子長一口好牙
1、2-6歲
口腔清潔:20只乳牙已經全部長出,媽媽應從2歲起為孩子備有一支牙刷,每天讓孩子早晚刷牙。
飲食習慣:每天定時進食三餐,要注意適當的分量。盡量少吃零食,正餐之間最好只讓孩子喝白開水。
口腔檢查:每隔半年至一年帶孩子檢查一次口腔,從小進行定期檢查有助于培養孩子與牙醫之間的良好關系,形成正確的護齒觀念。
2、6-12歲
口腔清潔:從6歲開始,“六齡牙”出現,乳牙開始脫落,恒牙開始長出,進入了一生中護齒最重要的換牙時期。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