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適應能力差是何原因 如何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從某個階段開始就會變得很怕生的,因為突然變了環境,突然身邊的人都不那么熟悉了,突然來了很多不認識的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很害怕的。這是因為孩子的適應能力不強,所以才不能很快地融入到新的群體中去,那么,該如何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呢?
孩子適應能力差的原因
1、觸覺發育不平衡
觸覺發展不平衡也會導致安全感不足,適應能力弱。觸覺是一個人感知自我與周遭環境界限的一種感官。如果孩子的觸覺發育不平衡,易導致安全感不足,這樣的孩子非常敏感,膽小,適應能力弱,而且會伴隨一些過敏現象。
2、父母溺愛的結果
父母過于溺愛孩子,凡事大包大攬,剝奪了孩子努力嘗試的機會,使孩子缺乏獨立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的溺愛還會使孩子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如何與人正確交往。
3、受氣質特點的影響
孩子的氣質特征分為4種,如果孩子屬于抑郁質,那么他更容易表現出孤僻內向,沉默寡言,膽怯退縮等特征,對環境的適應更弱一些。
4、準備工作缺乏
對于即將面臨的新環境,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相應的素質技能的準備、心理準備等,孩子也很容易對自己不自信,從而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如何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
1、帶孩子多接觸新環境
有的孩子到了陌生環境中會不知所錯,無法很快融入。對于這樣的孩子,父母要經常帶他們去新環境中,讓孩子去發現新鮮有趣的事物,從而增加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父母要讓孩子多結交新環境中的朋友,讓孩子通過與朋友的友好相處,提高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
父母可以先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里接觸更多的人,等孩子可以順利地和他人交往時,再帶孩子走出家門。當孩子進入新環境感到不適應的時候,父母最好用握住孩子的手、摸孩子的頭等方式鼓勵孩子,使他們在充滿安全感的狀態下適應環境。
2、適當地和孩子分離
孩子一旦離開父母,就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甚至哭鬧,這說明孩子對于沒有父母的環境心存不安,他們不想在新環境中獨自生活。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一旦父母離開自己的視線,就會茫然,這種心理對孩子的發展很不利。所以,父母要樹立和孩子適當分離的意識,適當地從孩子的視線中“消失”一會兒。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在附近進行觀察,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適當的指導,但不要干擾他們的活動;有時甚至可以短暫離開,但要清楚地告訴孩子,媽媽離開一下,一會兒就回來,這樣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從心理上接受和父母的分離。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