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多動癥是缺什么元素導致 多吃四類食物好
小兒多動癥是一種我們熟悉的疾病,它也是一種兒童常見疾病之一,導致小兒多動癥的原因也特別多,不但和生理及心理有關,同時也和遺傳及營養有聯系。
小兒多動癥缺什么微量元素
近年來研究表明,兒童多動癥與飲食可能有一定的關系,缺鐵、缺鋅、缺維生素可能是引起兒童多動癥的誘因,食品中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等過多也可能誘發兒童多動癥,或者使多動癥狀加重。
小兒多動癥病因
1、遺傳:家系研究、雙生子和寄養子的研究支持遺傳因素是ADHD的重要發病因素,平均遺傳度約為76%。
2、神經遞質:神經生化和精神藥理學研究發現,大腦內神經化學遞質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學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及5-羥色胺(5-HT)假說,但尚沒有哪一種假說能完全解釋ADHD病因和發生機制。
3、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結構磁共振成像(MRI)發現患者額葉發育異常和雙側尾狀核頭端不對稱。功能MRI還發現ADHD患者存在腦功能的缺陷,如額葉功能低下,在額葉特別是前額葉、基底節區、前扣帶回皮質、小腦等部位功能異常激活。
4、環境因素:包括產前、圍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親吸煙和飲酒、患兒早產、產后出現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及甲狀腺功能障礙。與ADHD發生有關的兒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腦膜炎、腦炎、頭部損傷、癲癇、毒素和藥物。更多存有爭議的因素包括營養不良、與飲食相關的致敏反應、過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劑的飲料或食物、兒童缺鐵、血鉛水平升高、血鋅水平降低與ADHD發生有關,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會因素:父母關系不和,家庭破裂,教養方式不當,父母性格不良,母親患抑郁癥,父親有沖動、反社會行為或物質成癮,家庭經濟困難,住房擁擠,童年與父母分離、受虐待,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為發病誘因或癥狀持續存在的原因。
小兒多動癥飲食禁忌
1、不吃含水楊酸鹽類多的食物:有些食物,如番茄、蘋果、橘子和杏子等含甲基水楊酸鹽類較多,就不要給多動癥患兒吃。
2、限用某些調味品:科學家研究發現,限制患兒食用胡椒油等調油等調味品和酒石黃等食用色素后,大多數患兒電腦的多動癥狀消失。恢復吃含這些色素食品和調品后,小兒的多動癥狀又重新出現。因此家長要注意不要在患兒的飲食中加胡椒油等調味品和用酒石黃著色的食物等。
3、不吃含酷氨酸食品:讓患兒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保護孩子消化道的正常功能。不要給患兒吃含酷氨酸的掛面、含酷氨酸的糕點以及乳類、乳制品等富含酷氨酸的食品等。
4、不使用含鉛的食器:不要給多動癥患兒使用含鉛的食器,不讓患兒吃可能受鉛污染的食物和含鉛量高的食物,如貝類、大紅蝦、向日葵、萵苣、甘藍、皮蛋、爆米花,在冶煉廠周圍種植的蔬菜、以及含酒精的飲料等。
小兒多動癥吃什么好
1、患多動癥的兒童可多吃魚。魚類脂肪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對腦細胞的發育有重要的作用,還可以改善腦功能,提高記憶力、判斷力。
2、患兒還宜多食富含卵磷脂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平時給孩子多吃一些瘦肉、蕈類、豆制品等含卵磷脂多的食物,對改善記憶也有幫助。因此,食用蛋黃、豆制品、魚頭等,對多動癥兒童也是有益的。
3、患多動癥的兒童要經常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它們可使體內有關氨基酸增多,緩解多動癥。
4、在微量元素方面,應食富含鐵和鋅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動物血,以及一些海產品(魚、蝦、牡蠣、海帶等)。為了平衡膳食,每天還應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