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盛夏炎炎,游泳等水上活動成了“神獸們”暢享暑假最受歡迎的方式之一。然而,正值暑假的7-8月,也是兒童溺水發生的高峰時段。很多在城市中上學的孩子,會選擇暑假回到山清水秀的農村,與家中親人長輩相聚。農村絕大多數自然水環境,如池塘、湖、河、水庫等無圍欄,是兒童溺水的主要發生地。全世界每年約有36萬人死于溺水,其中兒童約占45%。
溺水是因淹沒或浸入在液體中造成呼吸受阻的過程。溺水對人體臟器的損害主要是由缺氧引起,主要的靶器官包括肺、腦、心臟和腎臟。溺水者在水中待的時間越短,從搶救到心肺復蘇(CPR)成功的間隔越短,預后越好。
哪些信號提示孩子發生溺水了呢?
孩子的頭和嘴長時間在水面以下;頭部后仰或者前傾,奮力呼吸;孩子在水中眼神渙散或者閉上眼睛;出現缺氧表現,嘴唇青紫、皮膚蒼白;孩子直立水中,頭發遮蓋額頭和眼睛等。
一旦發現溺水患兒,應立即開展救援。在救援行動中,首先應該保障救援人員的安全。自己不會游泳或沒有專業救援技能時,可以選擇大聲呼救、往水中丟懸浮物等,并立即撥打救援電話110或119。待患兒救至岸時,確保周圍環境安全,立即撥打120,同時給予急救處理。若所處環境有除顫儀AED,應立刻呼叫人去取除顫儀。
1、首先,救援人員應快速清理溺水者口鼻內的泥沙、雜物或嘔吐物,使其氣道通暢,隨即將溺水者置于仰臥位。同時拍打呼叫患者,看是否有反應。若有反應,盡快擦干身體,予以保暖。
2、若無反應,予持續開放氣道。開放氣道的方法是使患者頭稍后仰,可以用手指抬高下頜角。馬上觀察是否有呼吸、脈搏,可以看胸廓是否有呼吸起伏,手指觸摸頸動脈(脖子中間甲狀軟骨外側0.5-1cm處)感覺有無搏動。若無呼吸,立刻給予口對口人工呼吸5次。施救者平靜地吸一口氣,然后屏氣,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嘴巴包住患者嘴巴緩慢吹氣,送氣時間>1秒鐘。
3、若無動脈搏動,溺水時間<1小時。盡快進行心臟按壓。解開衣物,青少年和幼兒,可以選擇單手或雙手按壓,兩手交叉疊放,或單手掌跟置于兩乳頭連線中點,垂直按壓。注意雙臂要伸直,按壓者身體前傾,以髖關節為支點用力。按壓速度為100~120次/分鐘。按壓深度為胸廓前后徑的1/3,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胸壁完全彈回后,進行下一次按壓。按壓30次,給予2次人工呼吸,循環往復,直到120專業救治團隊到達。若有除顫儀到位,應該中斷按壓,立刻給予除顫,再進行30:2的按壓和通氣的搶救措施。
溺水已成為1~14歲兒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高危年齡段為1~4歲和11~14歲。由于其致死率和致殘率高,溺水對患兒、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嚴重影響。
應該怎么預防兒童溺水呢?
1、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會在放暑假前發放暑期防溺水通知,安全教育平臺也有相應防溺水的視頻課程學習。家長們應該給予重視,認知學習,并且傳達給家中的長輩及孩子。
2、不同年齡組兒童溺水地點有所不同,1~4歲主要發生在室內臉盆、水缸及浴池,5~9歲主要發生在水渠、池塘和水庫,10歲以上主要發生在池塘、湖泊和江河。因此,針對1~4歲幼兒,家長的有效看護非常重要。當孩子在洗澡、戲水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專心看護兒童,不要分心玩手機聊天等,避免悲劇發生。4歲以上兒童,家長應告知預防溺水的知識,并強化防溺水意識,學齡兒童可以學習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另外,還應叮囑孩子,如果發現他人溺水,絕不能擅自下水救人,應大聲呼救。
3、酷夏與清涼的水上活動很搭。但是,需要謹記的是,游泳等水上活動要到正規的游泳池或水上活動場所,有專業應急救護人員及救護設施在旁。且有大人全程陪同,陪同大人需時刻關注孩子動向。
(責任編輯:李汁涵 通訊員:吳嬋鳳)
大家都知道,人從6歲到8歲開始換牙,12歲到14歲時全部換完,乳牙脫落,恒牙長出。很多家長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件事,當孩子長了蛀牙之后會不以……詳細>>
眾所周知,小寶寶的肌膚是很嬌嫩的,而且冬季的天氣比較干燥,同時再加上小寶寶比較喜歡舔嘴巴,這樣就會大大的增加寶寶患唇炎的幾率。那么小兒唇……詳細>>
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現在正是高發期,爸爸媽媽一定要提高警惕。當寶寶的手、足、口等出現斑、疹等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送院檢查。詳細>>
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現在正是高發期,爸爸媽媽一定要提高警惕。當寶寶的手、足、口等出現斑、疹等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送院檢查。詳細>>
很多手足口病患者都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是怎么發生的,很多人都知道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生活中患有手足口病的因素很多,很多患者都并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