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答 讓寶寶長更高的科學辦法
讓孩子隨意玩耍可以,但是制定系統的運動方式會更利于成長,因為平時活動時和運動時使用的肌肉群不同。每天運動時間最好在30分鐘以上,因為生長激素在開始運動30分鐘后分泌最旺盛。
運動是快樂的游戲而不是義務性的活動
大部分孩子都會散漫、集中力差,所以只要覺得不好玩了就會馬上表現出來。即使再跟孩子解釋“想長高就要運動”的道理,只要孩子不喜歡就很難繼續運動。
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運動,或者邊聽音樂邊運動,或者把運動項目設計成游戲的模式,這樣孩子會很感興趣的。
——很多媽媽會問“哪些運動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呢?”
——回答是“大部分運動都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可以促進肌肉和骨骼的發育,刺激骺板、幫助成長。只要有規律地持續運動都可以讓孩子長高。
但是如果一定要挑選運動項目,那伸展全身肌肉的運動和通過跳躍刺激骺板的運動相對比較有效。比如籃球、跳繩、跑步、游泳、騎自行車、輪滑、羽毛球等項目都很好。
需要注意的是:過分使用四肢肌肉或者抬重物給腿部造成很大壓力的運動,這種類型的運動會阻礙骺板的血液供應,影響正常生長。舉重、馬拉松、體操、摔跤都屬于這種類型。這個時期抬重物的運動和強化肌肉的運動都不大適合。
適合嬰幼兒的快樂成長運動方法
年紀越小,越不容易進行系統持續的運動。嬰兒出生后1年間成長非常迅速,有時孩子睡覺時會發出哼唧聲,因為睡眠過程中孩子在長大,而快速成長會引發成長痛。5~6歲的孩子成長迅速,也容易患成長痛。睡覺前媽媽給孩子做按摩可以有效預防成長痛。
1、跟媽媽一起伸懶腰
早上醒來后不要讓孩子馬上起床,在躺著的狀態下充分伸展胳膊和腿。充分伸懶腰能幫助孩子長高。
2、跟爸爸一起做的體操
孩子的集中力一般都比較差,再好的運動方法也不能持續多久。晚上睡覺前,孩子一般都喜歡在床上玩耍。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爸爸可以跟孩子一起做體操。這樣又好玩還達到了運動的目的。體操沒有特別的動作要求,運用普通的廣播體操動作就可以了。比如劃船動作、仰臥起坐等。
3、充滿母愛的按摩
沖完熱水澡后讓孩子躺在床上做全身按摩,這不僅可以刺激骺板、促進成長,還能讓孩子充分體會溫暖的母愛。刺激手指尖、腳趾尖等神經末梢,或者刺激腳底板可以促進消化和吸收。拉直腿部和均勻按摩也可以塑造美麗的腿型。
${FDPageBreak}
專家推薦的兒童三大成長運動
大部分運動都有利于成長,其中頻繁刺激骺板的運動更有效果。
1、有趣的童謠加跳繩
跳繩是刺激骺板,促進成長的代表性運動,而且只要有跳繩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但是如果只是制訂“每天15分鐘跳繩”計劃,那么孩子很快就會感覺厭煩。這時可以放孩子喜歡聽的童謠,邊聽邊跟著音樂跳會增加很多樂趣。
還可以嘗試不同的跳繩方法。比如雙腳同時跳,單腳跳,雙腳輪流跳,并腿跳,分腿跳等。幼兒跳繩每跳30秒~1分鐘最好休息一會兒,跳的時候最好不要腳跟落地。如果跳繩時落地力量特別大,也容易給膝蓋和腰部造成傷害。
2、跟朋友一起玩籃球
籃球有很多跳躍動作,是刺激骺板的好運動。而且游戲規則簡單,跟其他小朋友做身體對抗也會很有趣。投籃時跳躍的動作會刺激關節和膝蓋,能促進骨骼的生長,并提高骨質密度。
3、快步走
每天吃晚飯后,跟家人一起像散步一樣快步走非常有利于成長。讓孩子一個人快步走,一般孩子都不會愿意,如果跟家人一邊聊天一邊走不僅時間過得快,還能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心。
如果每天堅持快步走,那么有氧運動30 分鐘以上不僅能促進成長,有利于身體健康,還能減少體內脂肪堆積,預防肥胖。但是如果走得過快,出現大口喘氣的現象,就不是有氧運動而變成無氧運動了,所以需要注意控制運動強度。
必要時需要就醫
如果個子特別矮一定要去看醫生,去醫院找出原因。需要確定孩子是否患了某些影響身高的疾病,還是屬于晚生長的類型。七歲的智虎一年才長了1cm,兩年下來才長高了2cm,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患了腦腫瘤。幸虧發現及時,智虎已經康復了,這多虧了媽媽的細心觀察。
了解成長障礙的原因
通過醫院的綜合診斷可以判斷引發兒童成長障礙的原因。一般營養不良、心臟或腎臟疾病、缺乏甲狀腺激素、缺乏生長激素等原因比較普遍。
如果是疾病引發的成長障礙,應該先治療疾病,然后再考慮生長激素療法。比如,缺乏甲狀腺激素引發的成長障礙不能通過生長激素療法治療,因為缺乏甲狀腺激素時生長激素是無法發揮作用的,所以先得治療甲狀腺激素分泌問題,否則即使做生長激素治療也像往沒有底的桶里倒水一樣沒有任何效果。
通過X光照片可以判斷孩子的骨齡。即使現在孩子個子矮,但是骨齡比普通孩子少1年,就能判斷孩子屬于晚點成長的孩子,不需要特別治療。但是最好每6個月接受一次檢查確認健康狀態。
${FDPageBreak}
解開激素治療的疑問
對于父母都比較矮的孩子來說,生長激素治療方法可能是個好消息。但是生長激素治療一般只對缺乏生長激素的孩子有效,對正常的孩子沒有太多幫助。如果是遺傳問題,生長激素療法很難起到有效作用。
1、該療法適用于哪些孩子呢?
生長激素療法是給由于某些疾病或者腦下垂體異常導致生長激素無法正常分泌的孩子提供的治療方法。這類孩子接受治療后第一年一般能生長8~10cm,第二年能生長7~8cm。如果預測的未來身高男性在165cm 以下,女性在150cm 以下就應該選擇該療法。
2、什么時候做生長激素治療比較好?
生長激素療法是骨骼生長時刺激骺板加快骨骼生長的方法。所以只有骺板處于打開的狀態下才能有效果,如果骺板已經閉合就不會有效果。年紀越小越好,至少要在進入青春期3年前,即男孩10~11 歲、女孩9~10 歲接受治療。5歲開始就可以接受生長激素療法,如果家人都比較矮小,可以在做身體檢查后決定是否做該治療。
3、治療后能長高幾厘米?
生長激素療法的效果與孩子目前的身高、體重、骨齡、治療起始時間、療程有關。一般生長激素治療可以讓孩子比原來長高10cm 左右。
4、療程和治療方法
一般持續6個月到1年。根據醫生開的處方購買生長激素制劑后,每天在家里進行皮下注射。先做6個月治療觀察是否有效果,如果6個月內生長了5cm 以上就說明有效果,如果在3cm以下就認為沒有明顯效果,可以停止治療了。每隔3~6個月去醫院接受檢查確認治療進程。
自然成長是最佳選擇
很多人認為生長激素療法是解決身高問題的萬能療法,其實并不完全正確。如果不是因為疾病導致的生長激素分泌缺乏,或者孩子因為身高受到很大心理壓力的情況下,最好通過媽媽的關心讓孩子自然地健康成長。前面已經提到過,每天做30分鐘以上運動,攝取均衡的營養就能讓生長激素分泌旺盛。所以在平時生活中讓孩子多運動,好好吃飯,讓孩子開開心心地過日子,或者開發孩子畫畫、唱歌、跳舞的能力都能讓孩子很好地成長。
對于正在生長發育的少年兒童,除了要注意味精用量,保證每天味精的用量不超過5克外,而且家長們要管好他們的嘴,不要經常讓他們暴飲暴食或者吃山珍海味。
按照一般規律,一個人的身高所受遺傳因素影響占到了70%-80%,另外20%-30%的后天因素是可以掌控的。父母只需注意喂養方式,保證生長發育的營養供給,就能將孩子的身高潛力發揮到極致。
寶寶身高與爸爸媽媽的身高密切相關,個子不高的爸媽不禁想問:難道我們的孩子就注定“矮”人一等了嗎?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