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撫養”對孩子同樣重要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日前稱,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較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與其幼年心理有密切關系。她建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注重對子女的心理撫養,培養兒童健康心理。
一些人認為,子女最需要的是健全的家庭結構,李玫瑾對此表示,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家庭撫養不僅體現在物質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子女的心理撫養。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李玫瑾介紹,從心理學角度講,人的心理發展具有順序性,行為問題表現有滯后性。大部分成年人的極端行為都可以追溯到其某種早期心理經歷,人的心理問題則與其6歲前的教育有很大關系。
對于家庭教育,李玫瑾建議父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親自撫養幼兒子女。0-12歲的孩子處于“依戀期”,父母與孩子長期、持續的親密接觸,有利于培養孩子的“依戀”心理,給孩子帶來生命初期的愉悅記憶,這是孩子形成心理自制力的基礎和資本。父母親自撫養,才有愛的言語滋潤,才有父母與孩子的目光對視,而缺乏目光對視的孩子,往往伴有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
李玫瑾建議,父母在孩子3歲前主要實施情感撫養,4-6歲實施性格撫養,要學會在孩子6歲前對其說“不”。李玫瑾說,人的性格形成期是0-1歲,定型期是12-17歲。她說,在培養孩子性格的過程中,父母要克制其任性,防止其壓抑,抵制其沖動,避免其自私和嬌氣。
針對目前一些大學生因生活挫折而自殺的事件,李玫瑾認為,這是當前部分青年缺乏意志力的表現。在幼兒期,父母應在心理撫養中重視意志的培養,可通過長跑、游泳等體育訓練磨煉兒童的意志。
- 女性避開九個“灰色”受孕期1400972
- 生男生女有哪些決定因素1008511
- 易生出天才寶寶的生肖結合923058
- 分娩前的幾個助產方法852070
- 3-6歲是寶寶識字的最佳年齡段813905
- 揭秘高齡女明星流產背后的真相766246
- 那些帥哥明星的童年照,你見過嗎?695481
- 七大特征暗示你已經懷孕669083
- 自然分娩到底有多痛?631522
- 精卵“相吻”的4大良時605394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