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為何也會患“心病”
記者從青島市心理醫院獲悉,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兒童情緒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發病率高達10%到30%,而導致孩子心病高發的主要原因竟是家長的焦慮和過度關注。
青島市心理醫院李玉煥主任告訴記者,從接診的患者來看,現在有心理問題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些孩子有的常常重復說話、自言自語,有的行為固執,有的容易受挫、缺乏自信,或脾氣急躁、愛哭鬧等等。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包括抑郁、焦慮等,發病率高達10%至30%。而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未來5年內發病率還會繼續上升。
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么小的孩子患上“心病”呢?李玉煥解釋說,兒童心理問題增加原因比較復雜,主要與社會急劇發展、適應能力不穩定有關。但是孩子在6-12歲兒童期是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這個時候出現心理問題,多與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有關。
“家長的焦慮情緒,對孩子的過度關注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崩钣駸ㄕf,幾天前,一對父母帶著孩子來咨詢,據孩子的父親說,孩子今年六歲,平時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從不交流,小朋友找他玩也愛答不理,他很擔心孩子是不是有自閉癥。“當時我看孩子的表情很豐富,并沒有自閉癥兒童的特殊面容?!崩钣駸ㄕ谙脒@個孩子為什么會有心理問題時,孩子的母親開始滔滔不絕地訴說,說自己的孩子如何內向,如何不愿和人交往,自己又是多么擔心、焦慮,怕孩子不正常等等。
“我看到這個母親,就明白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了。”李玉煥說,這個母親對孩子太關注,把自己對孩子的不安和焦慮都表現給孩子,孩子這個年齡已經開始能理解大人說話的意思了,看到母親對自己這樣焦慮,就會不自覺地影響到心理,認為自己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李玉煥說,父母的這種做法也與社會大環境有很大關系,父母面對的社會壓力大,就會不自覺把這種壓力轉嫁給孩子。
對此,青島市兒童醫院心理科主任匡桂芳也認為,孩子患心病都跟家庭因素脫不開關系。包括孩子的交往困難、固執,注意力不集中等,也是家庭教育方式導致的。這是因為家長管孩子過多,替孩子做太多的決定,造成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沒有家長幫助的情況下容易轉移注意力。專家建議家長,平時要多和孩子交流,盡量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和壓力不自覺施加給孩子,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空間。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