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失誤,導致嚴重后果

最近,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課題研究組等單位主持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小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失衡的發現率為15.6%。其中,有8.75%的學生存在比較嚴重的學習能力發展失衡問題。這些調查數據與國外的研究結果相吻合,說明學習能力發展失衡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不可忽視性。照次推算,我國14歲以下存在各種問題的少年兒童數量相當客觀,這一問題目前已引起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
學習能力可以分為視知覺能力、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理解能力、注意力和行為問題、大運動、精細運動等7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大約一成半的小學生在這7個方面的學習能力和同齡孩子相比存在著很明顯的不平衡。這種失調很有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學習出現困難,造成學業落后。
長期以來,人們對此一無所知,父母、老師們習慣于把這部分學生視為不爭氣、不上進且成心搗亂的壞學生。其實,這些孩子的智商并不低,也不是態度或品質上的問題。相反,他們還很聰明,智力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只是在獲得或動用聽、說、讀、寫、算等能力上的一個或多個方面未能達到適當水平,從而導致能力發展不均衡。對于學齡兒童來講,這種發展不均衡過于明顯,自然影響學習表現。專家們的研究發現:早期家庭教育失誤,常常加劇孩子學習能力的不均衡發展,并使有些孩子喪失了學習積極性,由“愛學”變為“厭學”。
中科院心理所張梅玲教授介紹,學習能力失衡,既有兒童內在原因,還有環境原因。不良的教育環境、缺少適當的教育機會、富有刺激性的食物、過高的教材要求都是促使學生學習能力失衡的重要原由。而父母的過度溺愛則是孩子能力發展的一大障礙。此外,獨生子女們缺少伙伴,單調的生活妨礙了孩子在語言、動作及動手能力方面的發展。從孩子發展的角度來看,學前期正是鍛煉孩子綜合能力的大好時機。張教授建議學生父母要經常觀察自己的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現得好,哪些方面顯得比同齡孩子落后,以便在早期有意識地為孩子的弱項能力多提供機會,使他的能力能夠比較均衡地發展。
如何改變目前我國家庭教育的現狀,使孩子真正擺脫學習壓力,學會學習,掌握愛學與會學的方法?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青年專家張雨青認為,應當根據兒童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運用行之有效的學習能力體系進行訓練。通過對每一個不同特質的孩子進行科學的“學習能力測試”,找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優缺點,并將學習能力量化成每一個細小的學習環節,為每一個孩子實施極富針對性的訓練,幫助孩子突破學習瓶頸,使孩子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學習方法,達到開發學習潛能的目標。
不少寶寶從五六個月就開始“走”進“校園”,每周按時和爸爸媽媽去早教中心“上課”。然而,為什么要去早教機構?早教究竟是“拔苗助長”還是“點石成金”?很多家長自己也是“蒙查查”。
早教的意義在于幫助家長及時把握寶寶的敏感期,協助寶寶一起感受新事物。0-3歲是嬰兒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能否接受足夠的刺激對孩子今后的發展十分有益。
作為生物個體,孩子乃至人類的發展是有大致規律可循的,比如:一般正常的嬰兒腦重量約為成人腦重量的25%,皮層面積是成人的42%,出生到1歲,大腦每天增1.7克;3歲時,大腦重量達到成人的75%。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