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老師也不可干預?
報載,有位小學生放學回家時,攙扶一位老人過馬路,不料老人被一騎車醉漢撞傷,孩子又護送她到醫院,掏自己的零用錢給老人看了傷。孩子因回家遲了,受到父母的“審問”。從實“招”來后,想不到孩子的義舉換來的不是肯定和贊揚,而是其父的咆哮外加兩記耳光;還有其母“太傻”、“多管閑事”的責罵……孩子想不通,便把這事寫成作文。老師看后拍案而起,認為如此“家教”褻瀆了孩子無瑕的心靈,有悖做人的道德,于是登門為孩子“討公道”,不料該家長竟也“理直氣壯”回敬老師:“孩子在學校歸你管,回家歸父母管,我們怎么教育是我們家的內政,你管不著!”
上述那對家長的思想境界和處理方法雖為多數人所唾棄,但類似的心態或者不置褒貶抑或認為如今的孩子還是“少管閑事好”的人,恐怕不會太少。這就向廣大家長提出了十分現實尖銳的問題:家庭的素質教育究竟姓什么?我以為,應該姓“公”為好。
近些年,社會風氣不盡如人意,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使不少家長的信任、信仰發生危機,反倒不如孩子的境界高尚純潔。究其原因:一是法制不健全。已實施十多年的《義務教育法》,雖有“家庭保障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之規定,卻沒有對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在實施家庭教育方面及其法律責任方面作出任何明確規定。這說明家庭教育至今還被排除在各類教育法規以外,也就難怪那對家長出言不遜,可以“理直氣壯”回敬老師了。
二是社會缺乏統一、規范的家教管理。目前,家庭教育是“沒娘的孩子”,從上到下均未明確設置政府主管部門和管理這茬子事,整個家教是個“盲區”,這是與家庭教育所處的特殊地位及其重要作用很不相稱的。
三是目前教育方針包括素質教育的宣傳輿論不到位,許多家長根本就不了解家庭教育的真正內涵以及家長肩負的重任。如此一來,把孩子作為“私有財產”,將家庭教育視為“內政”,認為自己的孩子,老子想咋調教,就咋調教也就不足為奇了。
家庭是兒童少年成長的第一環境,無論從素質教育尤其德育的時段、深度、密度、容量,還是從教育的效應來看,都有著學校和社會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家庭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絕對不是家庭的“內政”或家長的“私事”,小視不得。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