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產后該如何養“心”
孕育、分娩,產婦經歷了一個由女人到母親的轉變,生理、心理及角色等的轉變,易使產婦情緒波動而產生心理疾病。產后抑郁就是產后常見的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國外產后抑郁的發病率為8%~50%,其中重癥抑郁的比例為8%~15%,而國內發生率大概在5.5%到17%左右。產后抑郁不僅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而且導致嬰兒的認知能力、情感、性格、行為障礙及家庭關系的不和睦。其多在產后2周內發病。產后4~6周癥狀明顯,多表現為疲乏、易怒、焦慮、恐怖和抑郁,流露出對生活的厭倦,有的產婦有思維障礙,迫害妄想、甚至出現傷嬰或者自殺行為。
產后抑郁癥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眾多的研究認為,可能與內分泌激素的改變、遺傳因素、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有關。
內分泌因素:妊娠后期體內雌激素、黃體酮顯著增高,皮質類固醇、甲狀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黃體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腦內和內分泌組織的兒茶酚胺減少,從而影響大腦活動。
遺傳因素:遺傳物質基礎發生病理性改變,如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以及基因突變等均可發揮致病作用。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別是有家族抑郁癥病史的產婦產后抑郁的發病率高。
心理因素:孕期婦女的功能狀態,在許多方面處于明顯低水平,如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活力,以及由于身體健康問題而引起的功能受損,這些狀態一直持續到產褥期,故對孕產期的各種刺激都可能引起心理異常,其中常見的心理應激有非計劃妊娠,對妊娠分娩的恐懼、擔心嬰兒健康、嬰兒性別、對母親角色的不適應等均可造成心理壓力,當心理沖突不能解決,可能導致產婦抑郁癥的發生。
社會因素:社會支持系統(主要包括丈夫的關心程度、家人對嬰兒及產婦的滿意度、產婦家庭的和睦程度、經濟能力、婆媳關系的和諧程度、產婦自己的工作取向和孩子照管情況)的缺陷是促發產后抑郁癥的危險因素。另外,產婦住院期間醫務人員對其的關心、治療、指導、隨訪等也是社會支持系統的組成部分。
既然產后抑郁嚴重影響產婦的家庭和寶寶,產婦該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態以避免產后抑郁的發生,對此我們有如下建議:
1.培養夫妻平等的特質,彼此尊重、體諒、欣賞其差異性。重建夫妻平等的社會價值觀。
2.強化彼此間的溝通(包括與丈夫、家人或其他成員等),多一點關懷、坦誠、傾聽和贊美,避免互相歧視。產婦產后應有一個安靜、舒適、生活方便的環境休養,丈夫和家人要多給予飲食、情感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愛撫,尤其是丈夫在此期要多付出些,給妻子創造一個心情愉快、適應妻子機體恢復的環境,順利地度過產褥期,也是全家人的幸福。
3.生育和養育是家庭事件而非女性一人的職責,故整個家庭每一個成員須調整自己,共同經歷角色轉換。
4.女性要在認知上不斷自我成長和自我突破,做個獨立自主的女性,認識自己的價值,并肯定其角色重要性。在照顧孩子的同時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抽時間作一次全面的體檢。
5.產婦在“月子”里通常都會吃大量補品,殊不知這些食物很容易令人心煩氣躁,失眠焦慮,嚴重的還會出現種種“上火”跡象。所以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喝溫開水,自內而外地調整身心狀態。
6.保持充足的睡眠,也許年輕媽媽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不容易,不妨在自己睡眠不足時,請丈夫也值幾次班,這樣,孩子也會與爸爸更親近一點。產婦在產褥期負擔著養育寶寶的任務,所以要注意自己精神和心理上的調整,不要過分地苛求自己,室內亂些、臟點沒關系,只是暫時的,不要過于要求與責怪你的丈夫和家人,因為大家都需要一個習慣的過程,主要是加強營養和休息,爭取早日恢復健康。
7.可利用社區安排各種家庭主婦活動,彼此交換生活經驗,免得整日在家忙孩子家務而落入情緒低潮中。
8.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參加戶外運動,可以激活人體內生態酶的活性,加速各種激素的分泌,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襲。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制定運動計劃。這需要產婦投入時間和毅力。如果因照顧寶寶實在抽不出時間,可將體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做家務時收縮一下腰腹部的肌肉;忙里偷閑在陽臺上彎彎腰、踢踢腿,或者與孩子一起做做親子健身操。
9.笑口常開,一旦遇到挫折,不妨請可以信賴的親人好友充當傾訴的對象,適時發泄吐吐苦水,勿積存心中。與孩子一起捕捉生活中的快樂。根據最新的生物學報告,當人體處于快樂狀態時,體內會分泌一種能有效地除去人體內的自由基、防止機體的老化的物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快樂是無所不在的,你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創造快樂,比如在餐桌上搞一些小發明,一起創作一幅畫。如果你能學會用孩子的眼光來審視世界,你一定會發現很多快樂。
10.當壓力過大時,不妨找專家談談問題所在,或參加支持性團體,尋求壓力緩解之道,讓每一個壓力成為你成長的助力。通過咨詢專家,產婦與先生及其他家庭成員可以對產后憂郁癥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發現可能影響產后憂郁的因子,可以一同來面對與解決這些問題。舉個例子而言,若是產婦照顧嬰兒太勞累,通過嬰兒照顧的分攤,會讓產婦有更適當的休息時間;若產婦情緒壓抑、缺乏情緒的支持,可利用心理治療,將從懷孕到生產所承受的負擔與苦痛甚至是寂寞與忽略的感受,讓他人了解以得到情緒的疏解,以減低產后憂郁的發生。還有其他常見的如產婦面對小孩出世后所產生的擔心、期待等失落情緒等問題,可以有效減輕。
如果這些建議仍沒有改善產婦的抑郁現象,也可在醫生的建議下應用抗抑郁癥藥物,主要是選擇5一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郁藥等。這類藥物優點為不進入乳汁中,故可用于產褥期抑郁癥。
產婦在產后會出現一些心理負擔,如不及時疏導,很容易發生心理障礙。出現了這種抑郁情緒,除了不利于家人的相處,還會影響正常哺乳,甚至影響孩子的生長以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產婦應保持健康的心態,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