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怎樣才能順利懷孕
現代人婚育年齡推遲,能在計劃時間內懷孕生子成了很多準父母的一大心愿,如何幫助他們順利懷孕,特別是那些不容易懷孕、四處求醫的人怎樣才能圓夢,我們這期請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中心李蓉副主任為大家答疑解惑。
記者:最近幾年,臨床上不孕不育的病人是不是有增加的趨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哪些?
答:的確是這樣的,不僅在中國,全世界范圍內都呈現生育力低下、不孕癥發病率上升的趨勢。有調查顯示,全球范圍內不育夫婦占已婚育齡夫婦的10%— 15%。據不完全統計,到2011年,我國已有300家生殖醫學中心,但每家都面臨人滿為患。造成生育能力低下的原因復雜,主要可能與生育年齡后延、不潔 性生活、流產后感染、環境污染等諸多因素相關。
記者:生活中注意哪些方面能夠提高受孕的幾率?
答:準備了很久還沒懷孕的夫婦,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1.體重是否標準?體重過快增長或降低都會打破身體里的內分泌平衡,從而擾亂排卵。這些人容易月經不調,導致排卵次數減少,從而使受孕幾率降低。
2.營養均衡嗎?健康的飲食能助孕,確保飲食中有足夠的蛋白質、鐵、鋅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缺了這些會打亂月經周期或容易流產。
3.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一個35歲的抽煙女性,其卵巢功能相當于42歲的女性,可想而知其受孕會多么難。戒了煙,卵巢功能會好轉。酒精和咖啡過量也會干擾激素分泌。每天喝兩杯咖啡的人比不喝的人不孕幾率高兩倍。丈夫若吸煙、酗酒、營養不均衡也會影響精子質量。
4.排卵期是否規律?正常月經周期大約在25—35天。如果月經周期明顯延長,需就醫。排卵期因人而異,從第6天到第21天都有可能。用排卵試紙、量基礎體溫或觀察宮頸黏液都能判斷是否排卵。
5.精神壓力過大?現代女性事業和生活壓力都大,導致內分泌紊亂阻礙受孕,因此要學會減壓。
6.性愛次數太少?每周兩次性生活的女性比偶爾性生活的女性有更規律的月經周期和排卵期。一般而言排卵前24—48小時性生活,懷孕可能性最大。但也別刻意只在這幾天性愛,一是目的性過強精神緊張,二是短時間過頻性生活會使精子質量下降。
記者:民間老百姓中流傳的很多助孕方法是否科學?比如春天是最容易懷孕的季節,多吃鹿胎膏能增厚子宮內膜,黑色食物能促排卵之類的可信嗎?
答:民間的助孕方法大多是人們的一種經驗,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對于受孕季節來說,從科學角度來講,人的每個月經周期都具有排卵功能,所以都有受孕能 力,這與很多哺乳類動物有明確的發情期不同。鹿胎膏等傳統中藥中有大量的動物雌激素,可能存在增加子宮內膜厚度的作用,但子宮內膜并非越厚越有利于生育, 正常女性排卵期子宮內膜厚度在8—12毫米,因此建議待孕女性應在醫生指導下藥物治療。其他飲食和生活習慣也要與平時一致,以免過多增加心理負擔,反而降 低生育能力。
記者:現在做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的特別多,這是治療不孕癥的首選嗎?什么樣的人適合做,成功率有多高?
答:1988年中國內地首例試管嬰兒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誕生,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了解、接受這一治療方法,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是最常用的兩種助孕療法。人工 授精,適用于輕度男性少弱精癥、宮頸或免疫性不孕等導致精子通過宮頸障礙的患者,治療方法簡單,女性僅需監測排卵,在排卵前后丈夫到醫院取精,經過處理后 放到女性宮腔中,治療過程接近自然受孕,每個月經周期有15%左右妊娠成功率。試管嬰兒,適用于輸卵管不通或功能障礙、嚴重男性少弱精癥、中重度子宮內膜 異位癥、排卵障礙等患者,治療方法包括促排卵治療、取卵、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黃體支撐等一系列步驟,過程復雜,費用較高,每個月經周期的平均妊娠成功率 在40%左右。
記者:作為生殖醫學的專家,您有什么特別想對備孕女性說的話嗎?
答:建議適齡夫妻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適時解決生育問題,盡量在35歲前完成生育。年齡增長是導致生育力下降的最重要因素,特別對于女性,生育力下降發生較男性更早。有生育要求的夫婦,建議每周兩次規律性生活,如果持續一年后仍未懷孕,最好去醫院做相應檢查。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