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親屬之間不能互相獻血 罕見輸血并發癥死亡率極高
日前,一則關于互助獻血的消息引起了公眾關注。湖北省武漢市民鄭先生的父親因患有動脈血管瘤,于半個多月前病發進入武漢市一家醫院住院治療。由于父親需要1200毫升的手術用血,為了讓父親早日接受手術,他想到了自己給父親獻血。可這個提議遭到了醫院的拒絕,醫院表示武漢市血液中心不允許醫院私自接受獻血,獻血只能到血液中心去。隨后,鄭先生到血液中心咨詢,并表示希望為父親獻血,卻被告知:獻血可以,但親友互助獻血已經不允許。網友認為這是由于武漢暫停了互助獻血政策。其實,政策暫停和禁止一級親屬間相互輸血是兩碼事,后者是為了避免一種少見但死亡率極高的輸血并發癥。
很多電視劇中,都愛出現這樣的情節:親人或愛人遭遇不幸導致大出血,于是乎,男/女主角就擼起袖子去獻血。事實上,這樣的劇情其實是違反醫學常識的,直系親屬不能相互輸血是一個醫學常識,只是很多人都被電視劇里演繹的親屬輸血劇情所誤導。
關鍵詞1:直系親屬輸血
輸血并發癥死亡率90%以上
幾年前有一部偶像劇叫《下一站,幸福》,里面有一個劇情就與這個疾病有關。劇情中, 小彬彬亟需輸血,男主角吳建豪原本想挺身而出,卻因“直系血親間不能輸血”被阻止,從而確立他是小彬彬親生的父親。不得不說,這個編劇是下了功夫的,因為TV-GVHD這個可怕的輸血副反應在親屬間發生的幾率遠高于非親屬。尤其是一級親屬,即父母與子女間,發病率要高11-21倍,所以,為了避免這一疾病,必須最大程度地杜絕親屬間輸血。
直系親屬之間不能互相輸血是怎么一回事?有人會問,親屬之間的血型不是更容易相同嗎?
首先,托血型算命的福,大家都已經清楚地知道ABO等不同的血型。但在輸血中,血型是否符合僅僅是一個因素。雖然說輸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只是近一百年確定了ABO基本血型以后,輸血技術才得到大幅發展。輸血這個過程,本質上來講,是屬于移植的一種,即將自體或異體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到宿主體內發揮作用,所以輸血也是最早采用的細胞移植。既然是移植,必然會伴隨著一系列可能發生的免疫反應,而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以下簡稱TA-GVHD)就是其中的免疫反應之一,同時也是最嚴重的輸血并發癥之一。關于TA-GVHD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猜測是由輸血中的淋巴細胞所介導,在患者體內遷移、增殖,進而引起嚴重攻擊和破壞患者身體的免疫反應。簡單來講就是,輸入人體內的血液中的白血球增殖,并瘋狂攻擊人體所產生的嚴重副反應。這是一種少見的輸血并發癥。其人群發病率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在免疫缺陷人群中的發病率可以達到1%。遺憾的是,目前對于TA-GVHD無特效治療的方法,所以致死率很高,國內外報道中死亡率均在90%甚至以上。說到這里,我們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電視劇里很多給親屬獻血的橋段,諸如父親大喊著“我是孩子的父親,抽我的血”,隨后給孩子輸血都是不科學的。
關鍵詞2:丈夫為何不能給妻子輸血?
避免新生兒溶血病
在查詢輸血相關資料時,小編還看到另一個說法,除了直系親屬不能互相輸血以外,丈夫也不能給妻子輸血,這個說法靠譜嗎?據專家表示,因為ABO血型相同的夫妻存在其他血型不合,如果妻子接受丈夫的血液后,可產生針對其血型抗原的抗體。妊娠時,這種抗體可通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如果胎兒通過遺傳從父親那里獲得了這種血型抗原,就有可能發生新生兒溶血病。所以未生育的夫妻還是應該盡量規避這樣的輸血。
關鍵字3:骨髓移植為何直系親屬間更易成功?
直系親屬相合的骨髓細胞比較高
還有人提出了疑問,同樣是移植,骨髓的移植為什么親屬之間反而更易成功,與輸血是相反的呢?其實,專家表示骨髓移植是要看白細胞上的人類組織相容性抗原(HLA)是否相合,直系親屬相合的骨髓細胞比較高,為了避免器官移植時引起的排斥反應,直系親屬間骨髓移植更易成功。而輸血是看紅細胞上的抗原抗體反應,這是兩個不同的血型系。
關鍵詞4:互助獻血政策叫停
親友互助獻血≠你獻的血給你的親屬
所謂“親友互助獻血”,顧名思義,就是患者的親朋好友都可以參與獻血,獻血成功后,患者本人可以優先使用同等量的血。既然親朋好友都可以參與獻血,而是否真的是患者的“朋友”,血液中心往往難以甄別,這是否會催生新型“血頭”呢?
“首先要弄明白,武漢叫停互助獻血政策,和直系親屬不能相互輸血這兩者之間是沒有聯系的。” 江蘇省人民醫院輸血科主任周小玉解釋。
周主任說,“獻血法”中明確規定,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并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及社會互助獻血。對于親友互助獻血,人們會有一個誤區,就是你獻血之后,你的血直接給你的直系親屬用。“事實上,親朋好友參加互助獻血之后,血站會規避直系親屬間相互用血。”而說到武漢叫停互助獻血,周主任認為是親友互助獻血在實行過程中出現了買賣獻血證牟利的情況。一些家屬不愿或無法進行互助獻血,但又想讓病人能盡早手術,所以通過“血頭”借著政策讓賣血者冒充家屬獻血,這樣造成了互助獻血變了味。
${FDPageBreak}
關鍵詞5:無償獻血有什么好處?
一次獻血,終身受益
市民參加無償獻血是不是真的就完全無償,白白把自己的鮮血輸給別人呢?根據規定,參加無償獻血的人可以拿到一本獻血證,當獻血者本人需要臨床用血時,可以按規定享受用血優惠。如獻血者累計獻血八百毫升以下,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臨床用血,可以累計按其獻血量的三倍免費用血;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后臨床用血,可以累計按其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
此外,國內外大量科學研究表明,適量獻血有益于身體健康。適量獻血會使人更加健康、長壽堅持長期適量獻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統不斷受到激發,新鮮的血細胞的比例明顯高于未獻過血的人。獻血后會降低血液粘稠度。調查結果表明獻血總量較多的人存活年齡也較長。堅持長期適量捐血的人頭腦會更清醒更健康、長壽。
目前的臨床用血全部來源于人體捐獻,還不能人工制造,再加上血液都有有效期,所以血源緊張,譬如醫院每天都有A型和O型血患者因沒有足夠的A型或O型血手術被迫延期。但是,很多人目前還意識不到缺血與自身的關系,只有在親屬生病需要用血時,才會進行互助獻血。醫生呼吁,希望符合條件的人群都能加入到獻血隊伍中,這樣才能保證血庫有足量的血液滿足臨床患者治療搶救的需要,不要等親屬需要了再獻血;適量獻血是無損健康的,這樣做造福自己,造福家人,也造福大眾。
關鍵詞6:自己給自己輸血,能用嗎?
我國自體輸血比率低,大多聞所未聞
既然擼起袖子給自己親屬獻血是不合常理的,那么自己給自己輸血,這種方法可行嗎?答案是肯定的。它在臨床醫學上有個名字,叫“自體輸血”, 簡單地說,就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即患者需要用血時,輸入自己預先儲存的血液或在手術過程中失血回收的血液。
通過自體輸血這種方式,可以降低通過血液傳播疾病風險,避免異體輸血產生的溶血、發熱和過敏反應,是一種非常安全的輸血方式。歐美許多國家,普遍推行自體輸血手術,但是目前我國自體輸血的比例非常低,大多數人聞所未聞。據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檢驗中心主任張真路表示,由于自體輸血的過程比較繁雜,要經過血液抗凝、過濾和離析,成本也較高,而且并非所有病人都適合。在我國,獻血全過程都由地方血站完成,而自體輸血則由醫院來操作。由于缺乏細化法規對自體輸血全程管理,導致一些病人缺乏用血安全感。所以自體輸血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存在很多現實困難。
關鍵詞7:輸血是不是越新鮮越好?
不主張用新鮮全血
輸血的時候是不是越新鮮的血液就越好?很多人認為血液從血管里采出來,帶著獻血者的體溫輸給受血者是最好最有效的。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雖然一般情況下吃東西還是越新鮮的越好,但輸血則剛好相反。獻血時,除了血型,還需要進行傳染病指標、血液相容性等檢測。另外,一袋血提供的主要是紅細胞和血漿;至于血小板、粒細胞和不穩定的凝血因子等,因不濃、不純,含量不夠一個治療劑量,難以發生效用,故宜使用細胞成分或冷沉淀,而不用新鮮全血。
總之,輸血中除個別情況外,如失血量占血容量的80%以上的大出血,不主張使用新鮮全血。此外,新鮮的血液沒有經過處理,可能會含有各種病菌、病毒等。所以,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都要求血液制品必須進行乙肝、丙肝、轉氨酶、艾滋病抗體等血清學檢測。在美國,5天以內的血不會向臨床提供。而為了盡可能降低TA-GVHD的發生率,除了避免親屬間輸血意外,非親屬的血液制品也要在血站接受電離輻射照射,以達到滅活淋巴細胞的作用,從而進一步降低此疾病的發生率。可見,輸血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為了避免各種危害,血液制品要經過很多步驟的處理才可以使用。
如果母親與孩子的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的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寶寶的身體,從而使“戰場”轉移到寶寶的身體里,引起新生兒溶血病。
輸血也能自給自足
自體輸血技術已產生多年,近年來由于社會對輸血引起的傳播性疾病的關注,自體輸血逐漸受到重視,并在臨床上逐步推廣。
安全第一:避免近親輸血
為救女兒,不惜獻血,唐先生可謂舐犢情深。只是,輸親人的血不是更安全嗎?為什么要避免近親輸血呢?
母嬰血型不合最常見的是母親的血型是O型,嬰兒是A型或B型。這種母子ABO血型不合在妊娠中并不少見,約占20%。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