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發霉大米讓孩子吃?
5月11日,重慶一所幼兒園的家長稱孩子最近出現了肚子疼、嘔吐等癥狀,隨后幾名家長“溜”進幼兒園廚房一探究竟,發現廚房存放已經發霉的大米,質疑幼兒園給孩子吃劣質食品。5月14日,60多名孩家長通過罷課要求更換園長。幼兒園北京總部14日晚最終答應更換園長。
這或許已不再是一則簡單的新聞事件,我們更愿意把它冠以“案件”這樣的字眼。在這場高價幼兒園疑似使用劣質米的風波背后,孩子們弱小的身體無可避免地成為了受害者,而家長們則化身一個個精明能干、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的警察。當你讀完這則“偵探故事”后,真相或許已在你的心中。
昨天,渝中區伊頓慧智幼兒園,60多個孩子沒來上課。聚集在幼兒園內的20多位家長,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他們要求罷免、更換園長的態度。事情的起因,還得從5月11日上周五,3位家長“暗訪”幼兒園廚房,發現疑似劣質大米說起。
幼兒園近期問題凸顯
伊頓慧智幼兒園位于天地雍江苑小區內,李女士的孩子在這里讀了一年多,目前正念大班。她說,這家幼兒園每月保育費880元、餐費350元,每年贊助費9600元,這樣算下來,一年要花掉2萬多元。
在全市范圍內看,伊頓慧智都算得上高價幼兒園了。李女士當初選擇它,主要是看中其蒙特梭利式的幼兒教育方式。而伊頓慧智也從最初的8個小孩、2個班,發展到現在60多個小孩、3個班的規模。其中一部分生源來自雍江苑小區業主,也有一部分孩子家住江北、南岸、沙坪壩等地。
長期以來,李女士與園方關系不錯。但自從去年前任園長因病離開,現任園長邱貴云接手后,她與其他家長發現,他們與邱園長的溝通實在太難,尤其是這個學期開始后陸續出現的一些問題,讓她很擔心。
第一,飲食問題。李女士說,孩子最近胃口不如以前了,上學期孩子還說幼兒園的飯跟家里一樣好吃,現在卻說幼兒園的飯不好吃了。“有天晚上小孩回家后告訴我‘今天吃草莓了,但一人只能吃一個’,而在以前,水果的分量不會這么少。”
第二,教室潮濕。幼兒園的教室出現了墻皮脫落,“還有家長發現,堆放被褥的雜物間非常潮濕,孩子們的被褥都有點潮。”
第三,天熱不開空調。李女士說,她前幾天接小孩的時候,發現孩子的頭發總是貼在頭皮上,“那明顯是頭發濕了干,干了又濕,反復幾次所造成的。”李女士問過小孩,幼兒園沒有開過空調,“這明顯違反了報名時的承諾,溫度超過26℃就應該開空調。”
前幾天,家長們還就教室潮濕的問題找過園長邱貴云。“邱園長告訴我們,已要求總部那邊撥款,將潮濕的墻面鏟掉,然后貼上瓷磚。”李女士說,有懂裝修的家長看過現場后,發現造成潮濕的原因可能是裝修時沒做防水層,貼瓷磚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我們要求購買除濕機,園長的態度有點推脫。”
家長發現疑似劣質米
5月11日,幾位家長送孩子到幼兒園后,聚集在一起聊天。聊天中不少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最近出現了肚子疼、嘔吐的癥狀,但情況不算嚴重,起初認為是小孩吃了不干凈的東西,所以沒太注意。發現不少孩子有類似癥狀后,幾位家長當即決定進幼兒園廚房一探究竟。
11日上午10點多鐘,三位家長“溜”進了幼兒園廚房,一個廚師和一個幫廚正在里面忙活。家長們首先發現的是一袋枇杷,上面的超市價簽顯示,那是當天上午8點56分買來的,但這些枇杷從品相上看就不好。廚師告訴他們,這些枇杷已經被保健醫生檢查過,不新鮮,不能給孩子食用。
隨后,一位姓李的家長在原料儲藏間角落的不銹鋼平臺上,找到了一個不銹鋼米桶。揭開蓋子,她聞到了一股霉臭,用手抓了一小把,攤在手中,她發現這些大米有些發黃。
李姓家長當場發問:“這米能吃嗎?”廚師稱那是給員工吃的。當她追問“娃娃吃的米在哪兒”的時候,廚師告訴她,娃娃吃的是珍珠米,頭一天剛好吃完,20分鐘后娃娃吃的米就會送到。家長們后來說,言語間,他們察覺到廚師給幫廚使了個眼色。20分鐘后米確實送到了,但守在幼兒園門口的另外幾位家長證實,米是幼兒園保安買來的。
家長們還發現,正在做飯菜的這位廚師并非園內公告欄里員工照片上貼著的那位戴眼鏡的,從長相上看,倒有點像幼兒園的校車駕駛員。家長們后來得知,那位戴眼鏡的廚師請假休息。在他們的質問下,廚師與幫廚都無法拿出健康證,只稱“鎖在柜子里了”。
園方提供的證據不足
“太可惡了!小孩肚子痛,多半就是吃了這種米!”“這種劣質米,在農村一般都拿來喂豬,啷個可能給人吃嘛。”在幼兒園廚房里發現了不少疑點后,家長們一肚子氣。
5月11日傍晚,園長邱貴云趕回幼兒園,對此事作了解釋,她說大米都是在沙坪壩正規超市買的。米分兩種,米桶中裝的是大人吃的米,買來時每袋50斤,家長們發現的米是4月24日買的,那次買了100斤。孩子吃的米,是每袋20斤的“珍珠米”,就用超市的袋子裝著擱在儲物架上,沒有專門的米桶,一般兩三天就會新買一次。
然而,負責采購的羅師傅雖然提供了一些前幾個月的購物小票,上面確實有“東北珍珠米”之類的記錄,但從他提供的票據上,并不能支持兩三天就會購買一次的說法。
邱園長和采購人員的解釋,并不能讓家長們信服,他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斷。
疑點分析
針對園方的解釋,家長們總結了以下疑點:
疑點1
原料儲物間只有一個米桶,不太可能把員工的米裝在里邊,而不裝孩子們的米。
食藥監局工作人員提取封存的大米樣品。
疑點2
有家長在幼兒園附近的一家小超市調查后發現,11號保安買的那袋米,正是從這家小超市“臨時”購買的。這位細心的家長調查時還專門用手機錄了音,錄音中,超市的收銀大姐稱,幼兒園從不會到他們超市買米,5月11日那天還是第一次。
疑點3
11日上午,明明已經去超市買了枇杷,不可能不考慮一并把孩子吃的米采購了,不應該臨時再去買。
11日下午,幼兒園垃圾桶旁有一個黑色口袋,里面裝著好幾斤淘好的沾水的米。家長們判斷,這些被倒掉的米,原本是準備煮給孩子吃的。
疑點4
從11號上午發現疑似劣質大米之后,伊頓慧智幼兒園的家長們就自發進行維權。他們一邊聯名寫好反映問題的書面材料,一邊聯絡幼兒園所屬的北京總部,一邊將裝有問題大米的米桶進行封存,一邊發布微博尋求媒體幫助。11號晚上,在公安民警和相關質檢部門,以及幼兒園、家長的幾方見證下,米桶被貼上了封條。
事件進展>
米樣已經送檢,幾天后出結果
昨天上午的罷課事件發生后,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渝中區分局執法大隊的三名工作人員也來到幼兒園,按程序檢查了餐飲服務許可證、現有庫存大米的來源及購買票據。此外,重點工作仍是對米進行取樣。11點38分,執法大隊用兩個袋子裝了500g的米樣,并登記記錄了該批次米的合格證,也復印了這桶米的購票憑據。
執法大隊隊長夏彬并沒有就此事表態,只表示一切都要等到幾日以后檢驗結果出來。而情緒激動的家長們,看到米樣送檢后,心情復雜。
一位家長告訴重慶晨報記者,他既希望米樣檢查出問題,好證明自己的判斷;又不希望米樣檢查出問題,因為“這米很可能生了霉,可能含有黃曲霉素,如果長期給小孩子吃,對身體的損害很大。”出于對孩子健康的擔心,他不敢往下想。
而另一位選擇罷課的家長也表示,他們對幼兒園的意見集中在邱園長身上,而對于其他老師,他們都很認可。因此,他們擔心,如果事情鬧大,教委發出整改通知,60多個小孩會沒了去處,“不可能每天都請假照顧娃娃,放在家里更不放心啊”,家長們更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失去了這些優秀的老師。
最新消息>
北京總部答應更換園長
昨日晚些時候,家長們告知重慶晨報記者,伊頓慧智幼兒園北京總部的相關人員已于昨晚趕到重慶,與家長們就此事進行協商,最終對方答應更換園長。
道德缺失何以為師?
近年來,老師歧視學生,老師體罰學生,為了個人利益,老師不惜給學生食用“發霉大米”……這樣的“老師”并不在少數。道德缺失又何以為師呢?
為人師表,最重要的就是教會學生怎么做人。但是一個連自己都不懂得怎么“做人”的老師,一個連最基本的“道德”都缺失的老師又怎有資格去教育自己的學生呢?
孩子在學校接受教育,不單單只是接受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所謂“做人、做事、做學問”,最重要的是“做人”。只有先學會“做人”,才能夠堂堂正正的“做事”。
對一個人來說,品德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技能。一個技能高而品德低下的人,對社會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在我們價值觀形成階段,老師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因為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老師在一起。老師如何對待學生,對學生的一生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們都在感慨道德的滑坡,但我們不能總是停留在感慨上,要從我們自身做起。尤其是為人師表的老師們,更要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因為你不僅關系到一個人,而且關系到一代又一代的人。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