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蘊慧主任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擅長疾病:
擅長妊娠合并糖尿病、甲亢、妊娠高血壓疾病等。
妊娠期糖尿病會對胎兒健康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出現流產、死胎、胎兒畸形等,分娩時候引起難產的幾率也會大很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產科王蘊慧主任表示,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準媽媽應該做好疾病的護理,尤其是飲食方面應該多加注意。
家庭醫生在線:妊娠期糖尿病具體的癥狀表現有哪些?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診斷呢?
王蘊慧主任: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沒有什么特殊的癥狀,有時候只是感覺胃口比較好、食欲比較好、體重增加比較快,而且有時候會有羊水過多,只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多尿、多飲、多食這“三多”癥狀。[詳細]
家庭醫生在線: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方法跟一般的糖尿病的一樣嗎?
王蘊慧主任:妊娠期糖尿病需要綜合治療,首先要飲食控制,在飲食控制的基礎上,部分病人還需要進行運動治療。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都采取以后,血糖仍然沒有達到理想的標準,就需要采取胰島素的治療。[詳細]
家庭醫生在線:在生活中,哪些類型的準媽媽比較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可不可以預防?
王蘊慧主任:妊娠期糖尿病有一些高危因素,比如說有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綜合征病史,年齡較大,孕前肥胖,妊娠期間體重增加較快,這些情況容易出現糖尿病,有這些病史的人再次妊娠的時候特別要小心。[詳細]
家庭醫生在線: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家庭醫生在線《專家面對面》訪談節目。今天為大家邀請到的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產科王蘊慧主任,請她為我們介紹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知識。王主任您好!
王蘊慧主任: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家庭醫生在線:王主任,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怎么樣的疾病?它跟一般的糖尿病有什么區別呢?
王蘊慧主任: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首次發現,或者是首次發生的糖尿病,這里包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由于妊娠期特殊的生理代謝的改變,使她的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而出現的血糖升高而得的糖尿病;另外一種情況是她本身就有一個輕度的糖尿病,但是她沒有發現,在妊娠期首次被診斷出來。這兩種情況都叫做妊娠期糖尿病。
那妊娠期糖尿病和普通的糖尿病有什么區別呢?這個區別就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病人比較年輕,年齡都比較小,二三十歲,一般的糖尿病都四五十歲才會出現的;第二個是病情大部分比較輕,進行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就可以使得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當然,既然是妊娠期,那它和普通的糖尿病的區別就在于對胎兒的影響和對孕婦本身的影響。妊娠期間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以出現流產、早產、死胎、胎兒畸形,或者是羊水過多、胎兒巨大,在生產的時候由于胎兒太大巨大會引起難產,特別是艱難產。對于母親來講,容易引起高血壓疾病、妊娠高血壓綜合癥,還有容易引起感染,因為糖尿病她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種系統的感染。這就是它的一些不同之處。
如果進行了很好的控制、很好的治療的話,它也可以得到一個非常良好的妊娠結局。絕大部分,85%的人通過飲食控制就可以使血糖控制到良好的水平,如果控制得不好,飲食控制不能達到理想水平的話,再加用胰島素治療,也能達到非常良好的妊娠結局,所以也不用太過擔心。
家庭醫生在線:妊娠期糖尿病具體的癥狀表現有哪些?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診斷呢?
王蘊慧主任:妊娠期糖尿病一般來講,沒有什么特殊的癥狀,有時候只是感覺胃口比較好、食欲比較好、體重增加比較快,進行B超檢查的時候發現胎兒長得比普通的孕婦的大,比實際孕周大,而且有時候會有羊水過多,這些都不是非常特意的表現,只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多尿、多飲、多食這“三多”癥狀。如果是出現這些表現的話,有可能是比較嚴重的糖尿病了。如果出現這些情況,要盡快到醫院進行診斷。
即便沒有這些癥狀,早期妊娠的時候最好在醫院進行糖尿病的篩查。糖尿病的篩查可以診斷出孕前存在的糖尿病。什么叫孕前存在糖尿病呢?一個是空腹血糖大于或者等于7.0毫摩爾每升,糖化血紅蛋白大于6.5%,還有隨意血糖大于11.1毫摩爾每升,如果出現這三種情況,就可能是孕前糖尿病。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妊娠期血糖高,但是這個產后一般可以恢復正常,42天到三個月可以恢復到正常范圍,如果到三個月以后血糖還沒有恢復到正常,做空腹血糖檢查的時候大于7.0毫摩爾每升,做糖耐量實驗大于11.1毫摩爾每升,就說明它可能是孕前的糖尿病。這些在孕期是要特別關注的,它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妊娠結局。
如果說沒有孕前糖尿病的話,在早期妊娠的時候,空腹血糖沒有達到孕前糖尿病的標準,只是一個普通的升高,這個暫時不診斷糖尿病,但到24到28周中期妊娠的時候要做一個糖耐量試驗。這個糖耐量實驗是怎么做呢?就是三天正常飲食,然后空腹8到14小時,抽空腹血糖,抽完了后再飲葡萄糖水。把含有75克純的葡萄糖融到200到300毫升的水里,在五分鐘之內把它喝進去,喝完以后一小時和兩小時再測一次血糖,也就是空腹一次,喝糖水以后一小時兩小時各測一次血糖,這三次的血糖值如果分別達到或者是超過了5.1、10.0和8.5毫摩爾每升,就可以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家庭醫生在線: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也是跟一般的糖尿病一樣嗎?
王蘊慧主任: 妊娠期糖尿病需要綜合治療,首先要飲食控制,飲食控制是妊娠期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是一個首要的治療。在飲食控制的基礎上,部分病人還需要進行運動治療。只要沒有運動的禁忌癥,還要進行運動治療。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都采取以后,血糖仍然沒有達到理想的標準,就需要采取胰島素的治療。
胰島素的治療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定,有些人需要的量比較大,有些人需要量比較小,這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定要根據血糖監測的指標來制定它的量。哪些人需要打胰島素呢?經過飲食控制以后,空腹血糖在5.6毫摩爾每升以上,餐后兩小時血糖在6.7毫摩爾每升以上。而且這些血糖不是測量一次,而是控制飲食以后,進行四段血糖的測量,也就是空腹測一次,三餐后各測一次血糖,一天測四次血糖。測幾天以后,把所有的血糖值整理,看看她的血糖哪些超標。如果30%以上超標的話,就認為需要打胰島素。
打胰島素的時候也要根據血糖水平來進行調整用量,使血糖達到正常理想的水平:空腹是在3.3-5.3毫摩爾每升,餐后兩小時是在4.4-6.7毫摩爾每升。要是達到了理想水平,就要按照這個量來應用。但在妊娠的中晚期以后,血糖可能會再繼續升高,因為在中晚期以后抗胰島素的激素會增加。妊娠期為什么血糖會升高會得糖尿病?就是因為妊娠期這種激素的改變,使抗胰島素的激素增加了,升高血糖的因素增加了,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就會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在中期妊娠以后要是打原來劑量的胰島素,可能就不夠,就要根據血糖的標準來調節胰島素的劑量。
關于這個口服降糖藥的問題,很早以前認為口服降糖藥不安全,擔心它會造成胎兒的影響,甚至胎兒畸形。但最近20來年國外有不少研究認為妊娠期有兩種藥物是可以應用的:一個是格列本脲,一個是二甲雙胍。它們對妊娠期間胎兒的影響是比較小的。其中有一篇的研究例數也挺多,700多例,它分成兩組,一組300多例,一組是用二甲雙胍這個藥物,另外一組是用胰島素,這兩組病人到最后妊娠結束的時候妊娠的結局都是一樣的:妊娠期間的流產率、早產率、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還有這個新生兒、巨大兒、新生兒出現低血糖的發生率都不高,效果良好。所以他們認為口服降糖藥也是一個安全的治療方法。
但是因為它還沒有非常權威的大樣本的研究,提示它對后代晚期長期的作用影響,所以我們國家還沒有把口服降糖藥作為妊娠期的一個常規用藥,只是對于某些特殊的情況,比如說她對胰島素特別不敏感,用了很多很多的胰島素仍然不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那可以稍微加一些二甲雙胍,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家庭醫生在線:好像有一些情況比較嚴重的,醫生會建議說終止妊娠,什么樣的情況下需要終止妊娠?
王蘊慧主任:妊娠期糖尿病終止妊娠的時間一般是要看她病情的情況,絕大部分的妊娠期糖尿病病情是比較輕的,經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后血糖可以控制在理想水平,即便是用胰島素,用的方法正確、量合適,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妊娠結局。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在接近足月或者是足月以后來終止妊娠,比如說血糖控制良好的,可以在預產期前后等待自然分娩,如果說血糖控制不好,需要用胰島素,那可以稍微早一點。如果她有不良孕產史:以前有過早產、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或者是有重度的子癇前期、血壓特別高,這樣的情況就可以提早終止妊娠。終止妊娠前要測定胎肺是不是成熟,妊娠期糖尿病比較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胎肺成熟的延遲,容易出現新生兒低血糖,在分娩之前測定一下胎肺的成熟度比較重要,胎肺成熟了就可以終止妊娠。
還有一些情況是母親和胎兒的情況都不適宜再繼續妊娠,那就不得已要終止妊娠。哪些情況呢?比如說母親合并有惡性腫瘤、合并有嚴重的心臟病、合并有重度的子癇前期、合并有重度的甲亢、甲亢危象,或者是肝功能衰竭,或者是胎兒的情況有問題,比如說出現畸形、死胎,或者在妊娠比較早的時候,像在中期妊娠二十二三周就出現胎膜早破,或者是出血比較多,有早產、臨產這些現象,就不能讓她繼續妊娠,這樣的情況才需要提前終止妊娠。
家庭醫生在線:準媽媽的飲食方面有沒有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只要不吃太甜的東西就可以了?
王蘊慧主任:有很多的孕婦都向我咨詢孕婦或者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吃什么東西最好,吃什么食物最好,或者是說哪一種食物不能吃,是禁忌。其實沒有一種食物的營養是全面的,只有均衡飲食,混合搭配飲食,才能獲得全面的營養。妊娠期糖尿病的飲食也是要有各種營養素,要吃四大類的食物,包括這個谷薯類,也就是谷類,我們所說的主食,就像麥子、大米、玉米;第二大類是肉蛋奶類,是一些動物的脂肪,可以提供一些優質的蛋白質;第三類是蔬果類,這些食物可以提供一些比較好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第四大類是脂肪類,包括動物食物里含有的一些動物脂肪,還有炒菜時候要用一些植物油。這四大類是整個妊娠期糖尿病的病人飲食結構中都必須含有的一個成分。
妊娠期糖尿病的飲食要有幾個搭配:一個是粗細搭配;再有是要稠稀搭配,或者叫干稀搭配;再有就是輔食方面,要葷素搭配。只有各種食物盡量多種類的食物進行搭配,才能夠獲得全面的營養。而且要限制這個食物的總量,不是說哪一種食物不能吃,而是這個食物的總量要控制,要適量,你說大米白面含糖量高,不吃嗎?肯定不行。是要吃的,但是總量要控制;第二是食物的含糖量和種類不同,每一種食物它的含糖量和淀粉種類是不同的,比如說大米、白面含糖量比較高,粗糧含糖量就比較低;再一個,加工的方式,如果是精加工,對這個食物吸收得快,它在體內很快轉化為葡萄糖,就使得血糖升高。就比如,同樣是大米,25克的大米做成干飯和25克的大米做成粥,分別吃下去所引起的血糖的反應是不同的:干飯血糖會低一點,吃粥的話血糖就會升高得快一點,因為粥在胃腸道很快地進行吸收,血糖就會很快地上去,如果是干飯,就上得比較慢。在食物方面,還提倡吃一些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包括有可溶性的膳食纖維、不溶性的膳食纖維,像蔬菜水果就含有一些不溶性的膳食纖維,吃了以后可以促進大便的通暢,也可以降低血糖、降低血脂,這是比較提倡的飲食方式。
各種食物要進行搭配,而且要計算總量,最好是要到一個醫院里邊,找一個營養師來進行食物的總量的設計,根據你的身高、體重、孕周,還有你的運動方式等等,來設定你的總量,每天攝入量要有多少,根據這個攝入量來分配三餐的比例。像碳水化合物比例一般是在45%-55%,蛋白質類的食物大概占到25%-30%,脂肪類也是占到25%-30%,再把這些所有的食物分配到幾餐里邊。妊娠期糖尿病最好是少量多餐,吃三餐正餐,在下午和晚上各加一個小餐,這樣少量多餐的好處是使一次進入體內的熱量不會過多,對胰島的負擔會減輕,也可以幫助血糖達到平穩,這就是一個飲食的原則。
家庭醫生在線:生活上哪些類型的準媽媽比較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這種疾病是不是可以預防的?
王蘊慧主任:妊娠期糖尿病有一些高危因素,比如說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病史,年齡比較大,大于30歲,還有是孕前就超重與肥胖,妊娠期間體重增加比較快,B超檢查胎兒增加也是比較快,大于孕周,這些情況容易出現糖尿病,還有是有不良孕產史,以前不明原因的就出現了流產、死胎、早產,或者是新生兒死亡、新生兒低血糖,或者是難產,出現巨大兒,有這些病史的人再次妊娠的時候特別要小心,這些人容易得妊娠期糖尿病。要提早地進行治療,妊娠期經過良好的治療,不但可以得到一個良好的妊娠結局,對她以后減少糖尿病的發病機會和減輕糖尿病的程度都是非常有利的。
預防的方法,就是妊娠期間進行飲食調控、運動治療,使血糖調節好。前十幾年,有一個學者提出健康與疾病的發生起源學說,也就是成人疾病的胎兒起源學說。這個學說認為,在生命的早期,也就是在胎兒期、嬰兒期,或者是在生命的早期階段,一些經歷或者是生活的不利因素可以影響成年期的一些疾病,比如說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等的一些代謝性的疾病。他們研究發現有一個U型的現象:低體重兒和高體重兒這兩種傾向都容易出現。低體重兒是出生以后有一個追趕傾向,造成過多的熱量的攝入,到成年以后就容易發生糖尿病、高血壓、代謝性疾病,還有一種情況是妊娠期間血糖比較高,媽媽血糖比較高,胎兒攝入的糖分比較高,造成一個高胰島素血癥,出生以后、長大以后也容易得高血壓、糖尿病,所以預防要從妊娠開始,要從孕期開始。
飲食的調控是一個因素,但是這個遺傳因素也不能忽視,遺傳因素是不能夠來左右的,但是飲食、生活習慣是可以控制的,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再加上比較適當的運動,就可以把血糖調整好,對母親和胎兒都有利。
家庭醫生在線:由于時間關系,本期節目就到此結束,再一次感謝王主任跟我們分享這么多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感謝王主任!
王蘊慧主任:感謝主持人!感謝各位網友收看!謝謝!
編輯:陳宗銀 主編:許赫赫 監制:鄒蓮 特別鳴謝: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