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不是萬能藥 須知這樣生子有危險
試管嬰兒不是萬能藥水!許多女性不孕癥患者,自以為經濟條件比較寬裕,特別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女性,常常首選試管嬰兒,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法。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雖然試管嬰兒是目前不孕癥患者藥物治療等其他手段失敗之后的惟一的選擇,但是該技術并非專門為大齡女性設計,也并非無所不能。如果有懷孕的能力,當然還是自然懷孕、適齡生育最好。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要求進行試管嬰兒輔助技術的女性幾乎都是大齡女性。患者年齡在32-38歲,最大的達到40多歲。其實,人們完全沒有必要首先選擇試管嬰兒。對于一些有疾病的女性來說,只要認真治療,就可以恢復生育能力,就可以達到自然生育的目的。一般的情況下,試管嬰兒即使做得好,其成功率也只有30%左右,女性如果到了40歲以上,成功率只有10%左右。
由于高齡患者的試管嬰兒成功率低,所以往往要做幾次,才有可能受孕。國內一例患者最多做了12次,而國外最多的做了27次。有的女性事業有成,只是缺少一個孩子,可因為年齡緣故,做了六七個周期也不成功,患者很痛苦。實際上,女性超過45歲為時已晚,這時女性常常停止排卵,更沒有可能做試管嬰兒了。
試管嬰兒并非萬能,患者應首選自然懷孕
專家指出,試管嬰兒作為一種輔助生育技術,其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女性輸卵管不通或者男性精液量少或質量差等原因導致的不孕癥,也用于查不出原因的不孕癥,是目前不孕癥的最后解決手段,但它并不是專門為高齡婦女設計的。女性完全沒有必要一上來就去做試管嬰兒,因為不孕癥有一定的適應癥。有的女性不孕僅僅是不排卵的話,進行促排卵藥物治療就可以了,不需要如此破費。
科技挑戰倫理觀念,輔助生育技術存爭議
如果女性超過了45歲,仍未生育,但又錯過了做試管嬰兒的年齡,怎么辦呢?據了解,目前還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助這些女性實現做母親的愿望。首先,可以通過捐卵的方式來實現。具體地說,就是用某個年輕女性捐助的卵細胞,與待孕女性的丈夫的精子混合,然后將受精的卵移入待孕女性的子宮內,發育長大。雖然這個嬰兒在遺傳學上,繼承了其丈夫和捐獻者的特征,但是在法律上,這個孩子屬于高齡女性和其丈夫。其次,是核移植技術。即抽取年輕捐卵者的卵細胞核,注射到待孕女性的卵細胞內,而后者卵細胞的核已經取出。因為后者細胞漿中也有遺傳物質,將和前者的細胞核一起,共同決定將來嬰兒的遺傳性狀,所以這種方式在倫理學上存在極大爭議。以上兩種方法不同于嚴格意義上的生育活動,所以仍然存在爭議。尤其是后者,為我國衛生部有關法規所不允許。還有一種新技術,就是單精子胞漿注射技術,此技術適合男性少精癥、無精癥造成的不孕。
須知試管嬰兒是有危險的
須知試管嬰兒是有危險的?最近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說,兩項研究表明,試管嬰兒出生時帶有嚴重生理缺陷和體重不足的幾率是普通嬰兒的兩倍。現在越來越多的不孕夫婦希望能借助再生醫療手段幫助他們懷孕并生下自己的寶寶,而科學家的這項發現無疑給這些不孕夫婦潑了一盆冷水,也引起了他們的極大關注。有人對此說法持懷疑態度,但是他們的反對理由似乎并不十分充足,因為人工受精技術往往會造成雙胞胎甚至多胞胎,而這種多胞現象存在很大的風險。
從事這兩項研究的科學家說,即使排除掉人工受精導致多胎現象的可能性,單胞胎試管嬰兒出生時體重過輕或者帶有缺陷的風險很高。因為在人工受精時需要將卵子從女性體內暫時取出,然后將其放在試管里與精子混合以使其結合,或者直接將精子注射進卵子里面,外界的因素會對精子和卵子的結合產生影響。
這兩個科研小組研究的重點不同,一個重點研究試管嬰兒出生時的生理缺陷,另一個小組重點研究試管嬰兒出生時的體重不足。領導重點在于研究試管嬰兒生理缺陷科研小組的西澳大利亞大學科學家米歇爾·漢森介紹說,“我們發現通過人工受精這種再生生殖手段懷孕的嬰兒,在出生后一年內被診斷出有嚴重生理缺陷的幾率比自然懷孕的嬰兒患有嚴重生理缺陷的幾率高兩倍”。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對837名通過試管混合法產下的嬰兒、301名通過精子注射法產下的嬰兒與4000名普通嬰兒進行對比發現,試管嬰兒患有先天性缺陷的比例比普通嬰兒高。
而在另外一項重點在嬰兒體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美國1996年到1997年間出生的42463名試管嬰兒與1997年間出生的430萬普通嬰兒進行了對比。“試管嬰兒出生時體重不足的情況是普通嬰兒的2.6倍”,領導這項研究的亞特蘭大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醫學專家勞拉·謝弗說,體重過輕的新生兒在出生后很有可能引起并發癥。他補充說,“出生時體重不足的嬰兒死亡率高于普通嬰兒,他們會長期發育不良”。雖然試管嬰兒在1997年前出生的10歲以下嬰兒中只占0.6%的比例,但是研究人員發現,在那期間出生的有體重不足的嬰兒中試管嬰兒卻占了7.8%!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艾倫·米切爾博士說,如果這個新發現是準確的,那么單胞胎試管嬰兒在出生時可能體重只是正常懷胎嬰兒體重的94%,而出生時不帶有嚴重生理缺陷的雙胞胎試管嬰兒可能體重只有正常嬰兒的91%。
而謝弗領導的科研小組發現,將不育癥夫婦的人工受精胚胎植入別的女性子宮發育后,胎兒在出生時不會出現體重不足的現象,這有可能說明試管嬰兒體重不足與不育癥有關,而不是與試管嬰兒技術有關。這個科研小組的研究人員同時還發現,雙胞胎試管嬰兒出生時體重不足的比例與自然受精的雙胞胎一樣。
這些科學家認為,即使不是早產兒的單胞胎試管嬰兒出生時也會體重不足這個事實表明,他們體重不足可能與治療不育癥的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但這只是一種可能,導致試管嬰兒體重不足的原因仍然是個謎。
米切爾博士認為,研究結果并未證明試管嬰兒有先天性缺陷或者體重不足的危險與婦女的不孕癥、吸毒及戒毒過程有關,但是對于那些期望通過再生醫療手段懷孕的不孕夫婦來說,也許體重上的差別沒有多大關系,沒必要因此而過于擔心。
試管嬰兒的技術有什么焦點問題
試管嬰兒的技術有什么焦點問題?1999年第15屆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會議,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共3000余人,共收集論文1000多篇,會議以"如何提高試管嬰兒技術的成功率"為中心,重點突出以下幾個問題:
① 藥物超誘發排卵:如何減少并處理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提高臨床成功率,提出了GnRH拮抗劑(GnRH-an)[10]、LH拮抗劑及人工合成激素的應用及其與傳統治療方案相比的優缺點。
② 胚泡期胚胎移植能大大提高受孕率,如何讓更多的早期胚胎體外發育至胚泡期是被關注的焦點。
③ 共培養技術改善配子和胚胎體外培養的條件。
④ 進一步肯定了單精子卵細胞漿內注射(ICSI)在治療男性不育中的位置,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技術改進。據英國、比利時、德國、美國、以色列等有關專家的隨訪觀察,ICSI的致畸率不高于其它途徑所獲得的嬰兒。
⑤ PGD即我國所謂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是世界同行研究的焦點。
⑥ 卵細胞的冷凍。
⑦ 基因移植等新的顯微操作技術。
⑧ 有關克隆的問題。
總之,人們正在不斷地努力,探討生殖醫學領域內無限的奧秘。
(責任編輯:藍單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嗎替麥考酚酯分散片與膠囊作用有何不同
2024-10-31麥考酚鈉腸溶片的效果如何?
2024-10-31他克莫司膠囊的相關介紹是什么
2024-10-31在健康網購買的嗎替麥考酚酯分散片是真
2024-10-31扶異嗎替麥考酚酯膠囊是否在醫保范疇?
2024-10-31麥考酚鈉腸溶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31腎移植術后想換藥,堯西換依木蘭劑量如
2024-10-31雷帕鳴西羅莫司片有何功效?
2024-10-31
熱門文章
男性不育癥治療是場耐力賽 為何男性不育的治療周期長?
2024-10-14“石女”是什么意思?——一篇全面的醫學科普
2024-09-24石女究竟是何意思?探尋石女的文化與醫學交織
2024-09-23什么是人工輔助受孕
2024-08-23輸卵管堵塞的檢查項目都有哪些,做到這些檢查基本可以確定病情
2024-07-31女性生殖功能減弱的臨床原因 直接決定著是否能正常懷孕
2024-07-30前列腺炎可以服用這5類藥物,男性重新恢復健康身體
2024-07-29提高女性生殖能力的生活護理方法有哪些,這幾類都是你需要的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