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盯緊皮膚癌 莫與其他疾病搞混了
皮膚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一般白人比其他色中的人群容易出現皮膚癌,但這并不意味著黃種人就不會出現皮膚癌,目前我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經受著皮膚癌的危害,加強對皮膚癌的預防與治療不容忽視。
近日,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通過對實驗鼠進行一定量咖啡因喂食后,然后迫使其在滾動的輪子上運動一段時間,發現運動刺激與咖啡因喂食不僅可使小鼠患皮膚瘤的風險降低62%,還可以使患癌小鼠的腫瘤大小縮小約82%。
其他皮膚癌預防妙招
除了研究中發現的運動加咖啡因能防皮膚癌外,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現,還有很多防癌妙招。
1.加強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抵御疾病的發生。如中醫所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2.避免接觸化學致癌物:瀝青、焦油、砷化物、苯并芘等化學物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致癌的作用,工作中要避免長期接觸,對于因工作需要,必須長期接觸這些化學物質的工人,要切實做好防護工作。另外,為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也不要隨意燃燒輪胎、瀝青、塑料、電線皮等物品。
3.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醫學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強紫外線照射下可誘發皮膚癌,因此長期工作在陽光下的農民、漁民、野外工作者較室內工作者發生皮膚癌的風險要高很多,戶外作業時要注意做好防曬工作。
別防錯了,盯好易與皮膚癌混淆的5種疾病
所謂“對癥下藥”,就是要找準了病癥之后,才好才去治療措施。想要早日預防、治療皮膚癌,同樣也要摸清皮膚癌的癥狀,千萬別被易與其混淆的疾病蒙混了。否則會導致早期被誤診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1.帕哲氏病
帕哲氏病常侵犯40歲以上婦女單側乳頭和乳暈。早期僅為乳頭部小片鱗屑性紅斑,境界清楚,逐漸波及其鄰近皮膚,表面易于糜爛,搔抓后呈濕疹樣變化。損害經過緩慢,無自愈傾向。偶見于乳房以外其他大汗腺分布區,如腋窩、外生殖器、肛周、口唇、鼻翼等處。
2.盤狀紅斑狼瘡
專家表示,盤狀紅斑狼瘡多見于中年男女,損害初發時為小丘疹,漸擴大呈斑塊,性質干燥,表面角質增殖,毛囊口擴張,內含有角質栓刺,有萎縮斑,不形成潰瘍,邊緣多充血,發生于顏面部者呈蝴蝶狀分布。血沉、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組織病理可助鑒別。
3.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又稱老年疣,好發于50歲以上男性,多發于面部、頸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損害為略高出于皮膚的圓形或卵圓形扁平疣狀皮疹,呈朽黃、黃褐色至煤黑色,邊界清楚,質地柔軟,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狀鱗屑痂。皮疹數目不定,往往很多。
4.皮膚原位癌
皮膚原位癌的損害好發于軀干和臀部,可單發或多發,典型者呈界限清楚的鱗狀斑丘疹,可逐漸擴大,或相互融合,損害的大小可由數毫米到若干厘米不等,表面覆以鱗屑或脫屑后結棕色至灰色硬痂,不易剝離。發展緩慢或長期無明顯變化,有時中央部分可部分消退或有瘢痕形成,而附近出現新的損害。
5.基底細胞癌與鱗狀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發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額、眼、顴部及上唇,損害發展緩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結痂而無角化現象,邊緣卷起,呈蠟狀半透明,炎性反應沒有或輕微,轉移者罕見。鱗狀細胞癌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膚粘膜連結處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陰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膚病損處發生,損害發展較快,局部充血明顯,或周圍及表面有擴張的毛細血管,角化現象明顯,邊緣高起堅硬,炎性反應顯著,易發生淋巴結轉移。
小編提示:雖為惡性腫瘤,但相比其他癌癥,大部分皮膚癌因呈低度惡性,進展較緩慢,所以容易被早期發現并獲得及時治療。治療方法有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激光治療、光動力治療、中醫中藥治療及局部用藥治療等等。
腫瘤更多熱文推薦》》》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