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制作人李愛因肺癌去世 推薦防肺癌食療方
新聞背景:據科爾沁夫、陳楚生等人微博透露,31歲的內地著名音樂制作人、吉他手李愛去世。據科爾沁夫透露,其病因是肺癌。
李愛6歲跟隨父親學習古典吉他,大學進修于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在美國洛杉磯M.I。音樂學院進修。2006年首屆貝塔斯瑞電吉他全國大賽第一名。在張亞東DongMusic唱片公司擔任制作人和詞曲創作人錄制唱片。至今為止已為唱片制作編曲過百首歌曲,錄制吉他,貝司過千首,為影視, 廣告配樂作曲。
李愛曾與汪峰 、楊坤 、李健 、韓庚 、陳楚生、李宇春等人合作,擔任編曲吉他等。音樂人李廣平和科爾沁夫在微博中高度評價了李愛,認為他是“目前中國最優秀的吉他手之一”。
包括那英、陳楚生、科爾沁夫、張亞東、楊炅翰、吉杰等大批音樂人,都在微博中進行哀悼。
科爾沁夫:31歲……
張亞東:親愛的李愛這幾天我一直在找你,還想為什么你不理我了……老淚橫流
陳楚生:走好,李愛!
吉杰:李愛一路走好!!
楊炅翰:無法想象去年在狂喜的拍攝,你是怎樣的心情,更想不到那次會是我們最后一次聊天。
又一個因肺癌離我們而去的明星,這不僅僅是我們中國音樂界的損失,更是中國人們的悲哀,肺癌這一頑疾一直圍繞在人們身邊,每天都在奪取一些患者的生命,為什么現在中國肺癌發病如此之高,普通百姓有什么方法可以預防癌癥的發生嗎?
肺癌高發原因:大氣污染、吸煙、慢性肺病
(一)吸煙
根據各國的大量調查資料都說明肺癌的病因與吸紙煙關系極為密切。肺癌發病率的增長與紙煙銷售量增多呈平行關系,紙煙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種致癌物質。長期吸煙可引致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增生,磷狀上皮生,誘發鱗狀上皮癌或未分化小細胞癌。
(二)大氣污染
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高,城市比農村高,廠礦區比居住區高,主因是由于工業和交通發達地區,石油,煤和內燃機等燃燒后和瀝青公路塵埃產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烴等有害物質污染大氣有關。
(三)肺部慢性疾病
如肺結核、矽肺、塵肺等可與肺癌并存。這些病例癌腫的發病率高于正常人。另外肺支氣管慢性炎癥以及肺纖維瘢痕病變,在愈合過程中可能造成鱗狀上皮化生或增生,在此基礎上,部分病例可發展成為癌腫。
(四)人體內在因素
如家族遺傳,以及免疫機能降低,代謝活動、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能對肺癌的發病起一定的增進作用。
(五)職業因素
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目前已公認長期接觸鈾、鐵、石棉、砷、鐳等放射性物質及其衍化物、鉻、瀝青、煤焦油、石油、致癌性碳氫化合物、錫、鎳、芥子氣和銅等物質,均可誘發肺癌,主要是鱗癌和未分化小細胞癌。
生活中如何預防肺癌
肺癌主要是環境性因素引起的疾病,其中吸煙是重要的致癌因素,因此勸阻吸煙對肺癌的預防有積極意義。根據肺癌的發病原因,提出以下幾點肺癌預防方法:
1、控制與禁止吸煙。
肺癌主要是環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其中吸煙是重要的致窟因素,因此控制與禁止吸煙,首先要著眼于減少吸煙者在人群中的比例,特別是限制青少年吸煙。對肺癌的預防有積極高義。
2、職業防護。
對開采放射性礦石的礦區,應采取有效酌防護措施,盡量減少工作人員受輻射的劑量。對暴露于致癌化合物中的工作人員,必須采取各種切實有效的勞動防護措施,避免或減少與致癌因子的接觸。
預防肺癌食療方:南杏豬肺湯
原料:南杏仁20克,豬肺1只。
做法:把豬肺反復沖水洗凈。將豬肺切成片狀,用手擠,洗去豬肺氣管中的泡沫。再把南杏仁(注意只選用南杏,不能用北杏),一起放入瓦煲內加水煲煮,調味即可。
功用:可用于一般人因干燥燥熱咳嗽。肺氣不開,干咳無痰,大便燥結,喉嚨干燥等等都有一定功效。
提示:豬肺,性味甘,平,能治肺虛咳嗽,咯血,有補肺之功。杏仁有甜杏仁(南杏)和苦杏仁(北杏)兩種。南杏仁性味甘、平、無毒。含有苦杏仁甙、脂肪油、糖分、蛋白質、樹脂、扁豆甙和杏仁油等,是滋養緩和性潤肺止咳之物。所以潤燥之功較好。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