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食管癌常出現并發癥 如何護理呢?
術后食道癌引發的并發癥是哪些?食道癌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為此,我們對待這種疾病的時候,一定要徹底,下面我們來看看相關介紹:
目前對于食道癌的治療,還是多采用手術的方式,這種治療方式對于,早期食道癌患者來說,是可以提高其治愈率的。但手術治療畢竟為一,種創傷性的治療,許多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后,常會出現一些不適的并發癥狀。
1、吻合口瘺
這是食管腫瘤術后的嚴重并發癥,發生率為5%左右。其發生原因與吻合方式、吻合口有無張力、吻合口有無繼發感染、病人手術前的營養狀況等,因素有關。吻合口瘺一般在,術后4~6天發生,也可更遲。
2、食道癌術后呼吸道感染
食道癌手術雖然沒有切除肺組織,但由于破壞了胸廓完整性,損害了肋間肌,尤其是損害了膈肌的完整性,使患側肺的通氣泵受到嚴重損傷,所以容易產生呼吸道感染。當出現頸、胸或上腹部切口疼痛,或胃已拉入胸內使肺受壓縮時,病人可能在術后出現,不同程度的互相困難,呼吸淺而急促。
3、食道癌術后嚴重腹瀉
食道癌手術后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出現嚴重腹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與迷走神經切斷、胃泌素濃度等有關。處理措施為:積極給予止瀉藥物,同時給予補液,以免患者發生脫水。
4、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食道癌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每一餐后,身體前屈或夜間臥床睡覺時,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伴有胸骨后燒灼感或疼痛感、咽下困難等癥狀。
5、功能性胃排空障礙
部分食道癌患者,在切除時還需要切除胃壁,甚或胃的一部分且食道與胃相連,功能上可產生相互的影響。食道癌切除手術后,常易出現胃運動失常,引起胸胃功能排空障礙,而導致大量胃內容物潴留。
那么,食管癌術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現象增加,我國食管癌患者以中老年為主,體弱且重癥病人多,術后、放射治療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及不合理使用現象的存在,使得機體正常菌群發生紊亂,二重感染現象時有發生,使繼發真菌感染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近20年來,人類真菌感染率逐漸上升居各種病原體感染率的首位。
2、病人營養不良,食管癌患者術前因進食受阻,造成營養不良,術后禁食時間長,機體營養吸收障礙,容易出現切口部位愈合差而造成切口感染。
3、病房通風不良,79例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為首位,與國內報道一致 ,這與病房的通風不良有很大關系,病房病床多,護理人員和陪護人員走動頻繁,致使大量病原菌散布在空氣中,造成病房空氣污染,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于此類患者,醫護人員或是病人家屬要注意做好以下防護工作:
1、加強基礎護理 做好病人的口腔,皮膚護理、執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嚴格按無菌操作進行。增加營養支持療法 老年食管癌病人術前進食受阻,機體抵抗力弱,手術后又禁食,減少了對營養的攝入,故術后應注意加強支持療法,采用靜脈營養滴注,提高病人抵抗力,加快傷口的愈合。
2、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為臨床手術醫師重視的關鍵之一,提高臨床醫師的素質和認識,對有感染癥狀者應多做細菌培養,根據細菌和藥敏結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經濟負擔,減少醫院感染源。
3、加強居住環境的消毒隔離,病房的消毒隔離是控制院內感染發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每天紫外線空氣消毒,地面用1:200的含氯消毒劑消毒,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空氣新鮮,冬季開窗要注意病人的保暖,注意控制病室內人員的流動,并定期做好空氣消毒及細菌監測。
4、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術前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對老年患者多做術前衛生宣教,如術前禁煙,注意口腔衛生。飲食上多吃易消化、容易吸收的蔬菜、水果等食物,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提高機體抵抗力。
此外,食道癌術后如果進行細胞免疫治療,(1)、可提高手術成功率,防復發、轉移。(2)、可提高免疫,減少手術對免疫的傷害。(3)、可降低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