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甜食易患腸癌 預防結腸癌需多吃三種飯
英國《每日電訊報》最新報道稱,常吃蛋糕、餅干及含糖飲料可增加患腸癌風險。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研小組研究了運動水平、飲食、吸煙等風險因素對健康的影響。他們對同一地區的2000名腸癌患者和3000名普通志愿者進行問卷調查。飲食方面統計出被調查者常吃的食物種類超過170種,包括果蔬、肉類、巧克力等。結果發現,相比高能量食品攝入最少的群體,攝入最多者罹患腸癌的風險增加18%。不過他們也發現,經常喝咖啡的人,患腸癌風險可降低8%。
常吃甜食易腸癌,這說明不良的飲食習慣是結腸癌發病的重要原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在發生變化,逐漸變為多吃菜少吃飯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結構,這樣的結果就造成了脂肪攝入過多,最后導致結腸癌高發。結腸癌是胃腸道常見的腫瘤,并且每年的發病率都在提高。
不過,除了飲食,結腸癌的致病因素具體還有哪些呢?
1、生活習慣因素
這主要是指飲食習慣,大腸癌的發病率與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關系。另外,也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2、遺傳因素
如果某人的一級親屬比如說父母得過結腸癌,他患此病危險性要比常人高8倍。大約1/4的新發病人有結腸癌家族史。家族性結腸息肉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家族中患病率可達50%,如不治療,10歲以后均有患結腸癌的可能。
3、腸道疾病因素
慢性大腸炎癥:據報道,腸癌流行與血吸蟲病的流行區域呈正相關,一般認為,由于血吸蟲而導致腸道的炎性改變,其中一部分會發生癌變。腸道的其他慢性炎癥也有癌變的可能,如克隆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0倍。
大腸腺瘤:尸檢材料研究發現,大腸腺瘤的發病情況與大腸癌基本一致。據統計,單個腺瘤的病人其大腸癌的發生率比無腺瘤者高5倍,多個腺瘤者比單個腺瘤患者高出1倍。絨毛樣腺瘤樣息肉易發展成癌,惡變率約為25%,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率為1-5%。
哪些人容易患大腸癌
有大腸癌或其他惡性腫瘤家族史,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生活不規律,長期便秘的人群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慢性結腸炎、大腸息肉、大腸腺瘤、血吸蟲病也增大了患大腸癌的風險。
陳繼貴介紹,早期大腸癌治愈率可達92%,而一旦發展為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7%。由于大腸癌初期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癥狀,臨床八成以上患者確診時就是中晚期。
怎樣發現大腸癌?有5個信號要引起警惕。一,大便習慣改變:次數增多、便秘、或便秘與腹瀉交替;二,大便帶血,一般為鮮紅色或果醬色;三,腸梗阻伴隨腹痛,很可能是腫瘤堵塞了腸管;四,腹部腫塊,常見于右側,有可能是生結腸癌的信號;五,全身衰弱:貧血、消瘦、乏力、發熱,甚至呈現出典型的雙目呆滯、面黃肌瘦的“惡病質”面容。
陳繼貴提示,超過40歲的人群,每年應做一次大腸癌篩查。中國50%以上的大腸癌發生在直腸,而80%的直腸癌屬于中低位,靠近肛門,因此肛門指檢是最簡單有效的檢查方式。此外,糞便檢查也是一種常用的初篩手段,提供早期診斷的線索。腸鏡檢查能夠清晰地觀察全部結腸,最終確診或排除大腸癌。這三項檢查,都可作為每年一次的體檢項目。
常吃以下這三種飯,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結腸癌的作用:
1、芋頭飯
蒸成飯。芋頭質地細軟,易于消化,適合患有胃腸道疾病、結核病的人以及老人、兒童食用。便秘或夏天身上紅腫時,吃點芋頭飯尤其能起到通便、解毒的作用。不過,芋頭含淀粉較多,多吃容易脹氣,吃時應注意適量。
2、南瓜飯
南瓜的胡蘿卜素含量居瓜中之冠,其中的果膠可以提高米飯的黏度,使糖類吸收緩慢,因此,南瓜飯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另外,南瓜中的甘露醇有通便作用,可以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防止結腸癌發生。
3、黑木耳飯
煮成飯或粥。黑木耳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膠質食用菌和藥用菌,含鐵豐富,賴氨酸和亮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氨酸含量尤其高。近些年來發現,它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對心腦血管疾病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