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源性腫瘤的診斷主要方法
對于神經源性腫瘤的診斷主要是通過采用放射診斷法,由于絕大多數的神經源性腫瘤位于后縱隔,緊靠脊柱,有些可能與椎管內相通,形成“啞鈴狀”,在這種情況下,側位X線胸像上能見到椎間孔增大。神經源性腫瘤往往單發,邊界比較銳利,腫瘤較大時中心可以壞死、液化、鈣化,并可壓迫肺組織。神經源性腫瘤即便是良性,也可以壓迫、侵襲肋骨和椎體。
神經源性腫瘤無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多數由于腫瘤壓迫鄰近組織器官所致,如壓迫肺組織可以引起呼吸困難和刺激性咳嗽,壓迫上腔靜脈可引起上腔靜脈梗阻綜合征,壓迫喉返神經可引起聲音嘶啞,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節可引起霍納征。有神經分泌功能的可在臨床上表現出庫欣征等。有些神經源性腫瘤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如神經纖維瘤病,病人除了全身多發的神經纖維瘤外,同時還可以有皮膚的改變、骨骼的改變、肺間質的改變、各器官的發育異常和各種類型的惡性腫瘤。
神經源性腫瘤幾乎所有類型腫瘤均位于椎旁溝內,沿交感鏈或脊、肋間神經生長。左右肋椎溝的發病率相等,腫瘤可發生在任何水平,但以上半或上1/3縱隔多見,極少的腫瘤發生在臟縱隔的迷走神經或膈神經上,僅約占6%,副神經節系統的腫瘤很少發生在主動脈根部、心包或心臟,據報道:神經源性腫瘤可累及后胸壁或肺及膈肌。
在成人,多數神經源性腫瘤無癥狀,意外胸片檢查發現,但也有咳嗽、呼吸困難、胸痛、聲嘶、Horner綜合征等癥狀,少數病人(3%~6%)有脊髓壓迫。
在兒童,胸痛、咳嗽、憋氣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較常見,新生兒惡性腫瘤多見Horner綜合征,有時可有截癱,全身癥狀及體征如發熱、乏力,常見于惡性病。
成人放射學特點:光華、圓形、密度均勻、鄰近椎體的陰影,有時可見分葉及鈣化,鄰近骨(肋骨或椎體)侵犯、椎間孔增大及伴肋間隙增寬,以上表現并不提示為惡性腫瘤,而是腫瘤長期壓迫所致。所有的椎旁腫瘤,不論有無癥狀,均應CT或磁共振檢查其椎管內有無腫瘤,約10%的神經源性腫瘤侵入椎管,而被侵者40%在初診時可無癥狀,也可適用脊髓造影檢查。
在兒童,也有成人的放射學特點,但因惡性腫瘤多見,生長快,故腫瘤邊界不如成人的清晰,因血供不足,或壞死等原因,使得鈣化更為常見,瘤體多較成人的大,可累及氣管、食管及椎管。
神經源性腫瘤的具體診斷檢查
1、胸片:腫塊呈圓形或橢圓形密度均勻陰影,偶呈三角形或分葉狀。瘤體周圍肋間隙增寬,肋骨、椎體壓迫性骨吸收或椎間孔擴大,側位片見腫瘤位于后縱隔、脊柱旁溝區,界限清晰。可以顯示組織間隙的改變。
2、cT或MRI檢查:提高縱隔腫瘤診斷的正確性,有助于腫瘤定性和估計手術切除的可能性。
3、放射性核素掃描:可應用于胸內甲狀腺的診斷。
4、超聲檢查:有助于實體和囊性病變的鑒別。
5、尿液分析:測定尿中兒茶酚胺的降解中間產物,如多巴、多巴胺、5一羥吲哚乙酸、高香草酸(HVA)和香草扁桃酸等。數值增高有助于診斷成神經細胞瘤和(或)神經節細胞瘤。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