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源性腫瘤常見的治療方法
神經源性腫瘤是成人和兒童最常見的縱隔腫瘤,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如神經鞘瘤、黑色素沉著施萬瘤顆粒細胞瘤及神經纖維瘤其中惡性腫瘤有惡性施萬細胞瘤和神經源性肉瘤。
手術治療是惟一的方法,惡性腫瘤術后還需放療提供生存率。神經鞘源性腫瘤占縱隔腫瘤的15%~39%,神經源性腫瘤的40%~60%,75%以上為神經鞘瘤,不足25%為神經纖維瘤;良性腫瘤多見于30~50歲,占成人胸腔內神經源性腫瘤的90%。認為,神經鞘瘤比神經纖維瘤更多見。
神經鞘源性腫瘤無論是良惡性都以手術切除為好在切除腫瘤時應將腫瘤瘤體及包膜全部切除。在決定手術切口時,首先要明確腫瘤的定位,神經源性腫瘤大多來自肋間神經,可參照X線所見選擇手術徑路。因腫瘤重量關系,使腫瘤稍有下沉,故腫瘤體中心點的稍上方神經源性腫瘤多位于后縱隔脊柱旁溝,如來源于第1,2,3肋間神經,因胸頂部空間狹小腫瘤頗大,則可占滿整個胸頂部,很難正確定位。第4肋間神經以下發生的神經源性腫瘤,則較易定位其來源。
少數腫瘤可遠離脊柱旁溝到達后背,可參考X線胸片及CT或MRI來確定手術的徑路。小的、無椎管內受侵的腫瘤也可在電視胸腔鏡下切除。不論采用哪種途徑,首先都要切開腫瘤表面的胸膜然后鈍性及銳性分離腫瘤。有時要切斷一根或幾根肋間神經或交感神經干。
神經源性腫瘤的處理
如果無禁忌證,建議手術切除神經源性腫瘤臨床資料顯示神經源性腫瘤無癥狀,組織學上為良性腫瘤,且腫瘤大小長時間無變化。根據腫瘤的大小及所在部位,隨著神經源性腫瘤的生長,可出現危及生命的癥狀。我們采用標準的后外側位開胸術,離腫瘤一個或兩個肋間隙進胸。這樣可使腫瘤的完整性免遭破壞。為避免腫瘤復發,應沿正常組織邊緣切除腫瘤。對啞鈴狀腫瘤,應首先切除脊柱內的腫塊。
孤立性的神經源性腫瘤手術切除死亡率低,為1%或1%以下。手術并發癥主要是切斷交感神經干所致的癥狀。偶爾可出現乳糜胸。切除椎管內的腫瘤時,如操作不當可引起脊髓損傷。再者,脊髓前動脈損傷,可引起缺血和無法控制的進入椎管的出血。由于脊髓受壓,形成血腫和損傷是非常可能的。另外,如果診斷成立,就應進行外科手術,而不應等到腫瘤增大出現癥狀時再行手術。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