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樣骨瘤需要做哪些檢查?
骨樣骨瘤要做哪些檢查呢?一般來說,骨樣骨瘤需做的檢查項目有三種:四肢的骨和關節平片、骨關節及軟組織CT檢查和骨與關節MRI檢查,實驗室檢查一般均為正常。因此,要準確診斷骨樣骨瘤,就需要做以下檢查了。
骨樣骨瘤的檢查
肉眼所見:術中可以看見瘤巢周圍的反應骨為白色堅硬皮質骨,表面被覆正常骨膜,骨膜很容易剝開。瘤巢為圓形或卵圓形櫻桃紅色小球,在其中央有時可見1-2毫米大小的白色骨化點。有時瘤巢呈長條形或啞鈴形。
鏡下所見:低倍鏡下:完好無損的瘤巢中央由骨樣組織組成,骨母細胞圍繞骨樣組織小梁,瘤巢邊緣為增生的纖維血管組織。高倍鏡下:瘤巢由血管豐富的成骨性結締組織構成,形成大量的骨樣組織。瘤巢周圍為硬化骨。
骨樣骨瘤的輔助檢查
1、X線表現 病灶“瘤巢”呈圓形或橢圓形,透光陰影最大直徑不超過2cm,透光中央有點狀密度增高陰影,在透光區周圍常有反應性骨質增生。在長骨可分為以下3型:
(1)骨皮質型:表現為位于皮質內的圓形或卵圓形小的低密度陰影,瘤巢內有時可見高密度點狀鈣化區。外圍有致密的反應骨,反應范圍一般呈梭形,但也可呈不對稱狀,嚴重時可將瘤巢掩蓋而不顯示。
(2)骨松質型:瘤巢偶位于松質骨內,僅在瘤巢周圍有輕度至中度硬化邊緣,瘤巢中央可出現鈣化,也可有骨膜反應。
(3)骨膜下型:少見,瘤巢周圍有輕度硬化,中央瘤巢可使骨皮質表現有輕度壓跡。
2、放射性核素掃描
在活動期表現為廣泛的放射性核素濃集,由于瘤巢和反應區均攝取放射性核素,所以核素濃集范圍大大超過X線上所示的瘤巢范圍。
3、CT檢查 CT檢查可顯示出瘤巢的大小、位置和中心的鈣化,瘤巢中心血運豐富,增強后有明顯強化。
4、MRI檢查 瘤巢在T1加權像上呈低到中等信號,在T2加權像上呈低、中等或高信號,內部鈣化或骨化明顯者則大部分為低信號。增強后多數瘤巢強化明顯,少數瘤巢可呈環狀強化。
骨樣骨瘤的診斷
通過臨床表現,組織學及放射學檢查可以確立診斷,對病程長,局部持續性疼痛及壓痛,X線片見增厚的骨皮質內有瘤巢,或在骨松質內有硬化骨圍繞的局限性骨質透明區,或產生局限性骨破壞者,均應考慮骨樣骨瘤,CT檢查及血管造影有助于瘤巢的定位。
骨樣骨瘤的鑒別診斷
骨樣骨瘤有特殊的疼痛癥狀和典型的瘤巢X線景象,較易診斷,但仍需與以下骨病鑒別。
(1)慢性骨膿腫為低度慢性化膿性感染,具有紅,腫,熱,痛等炎性癥狀,且有反復發作病史,好發于長骨干骺端,破壞區較大,骨皮質局限破壞,周圍致密,有時有小死骨,但無瘤巢,X線片表現為骨皮質局限性缺損,周圍骨質致密,可有小的死骨形成,術中見骨腔內含有膿液,肉芽組織,鏡下見大量多核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
(2)慢性硬化性骨髓炎(Ga rre型)疼痛性質與骨樣骨瘤相似,常為間歇性,X線表現為:骨質局限或廣泛增生硬化,無瘤巢,髓腔狹窄甚至閉塞。
(3)成骨細胞瘤:二者同屬良性骨細胞性腫瘤,成骨細胞瘤無骨樣骨瘤特有的夜間疼痛,但發展較快,破壞區較大,常>2 cm,皮質膨脹明顯,周圍硬化輕微。
(4)單發性內生骨疣無周圍骨質硬化,無疼痛,多發于手足小骨。
(5)應力性骨折:一側骨皮質斷裂,局限性骨膜增生,骨質硬化,頗似骨樣骨瘤,但體層或M R I可見橫形骨折線,多有長期連續運動史。
(6)骨斑(Bovespot)或骨島(Bone island),病變的毛刷狀邊緣與周圍的骨小梁混合在一起,表現形式為“放射刺狀”或“偽足狀”,X線片見骨內有局限性圓形和卵圓形骨質密度增加陰影,無硬化陰影圍繞,臨床上無任何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在組織學檢查中,骨樣骨瘤與骨母細胞瘤是非常相似的,應參照腫瘤的大小,位置及臨床表現鑒別診斷,一般無癥狀,無需治療。
(責任編輯:梁土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