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的實驗室檢查
淋巴瘤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病理學檢查及必要的輔助性檢查。診斷應包括病理類型及病變范圍(分期)。對只有深部病變而無淺表淋巴結腫大者,診斷往往較困難,需要借助于輔助檢查,介紹如下:
一、血象
早期一般無特別。貧血見于晚期或合并溶血性貧血者。白細胞除骨髓受累之外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以HD常見。約有1/3HD患者淋巴細胞絕對值減少。漿細胞和Reed-sternberg細胞偶可見于周圍血。血小板下降提示有骨髓受累,或繼發于脾功亢進。
二、骨髓象
骨髓未受淋巴瘤侵犯之前,一般無異常。在HD的骨髓涂片中找支Reed-sternberg細胞地診斷有價值。這種細胞體積大、直徑為15~20μ,胞核大,可為分葉狀、雙核(鏡影細胞)或多核。染色質分布不均、濃集成塊。核膜厚而深染。核仁大而園,可達8μ,核仁周圍有空暈區。
三、生化檢查
血沉加快提示病情處于活動;乳酸脫氫酶升高反映瘤細胞增殖速度快,>500單位/L提示NHL的預后不良。病情進展時血清銅及鐵蛋白升高,緩解期則下降;鋅與之相反。鹼性磷酸酶升高可能有肝或骨骼受累。肝受累者同時可伴有5-核苷酸酶升高。高鈣血癥提示有骨侵犯,此種變化可出現于X線改變之前。腦脊液β2微球蛋白升高提示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
四、免疫學異常
HD患者對結核菌素和其他刺激原反應性降低,體外淋巴細胞轉化率減低,其程度與疾病的進展有關。體液免疫一般正常,免疫球蛋白通常正常或增高,晚期可減少。NHL的部分患者有體液免疫異常,表現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等。Coombs試驗陽性,少數患者有單克隆高球蛋白血癥。治療取得緩解的病人,免疫功能可恢復正常。
五、活體組織檢查
為肯定診斷所不可少的檢查方法。一般應選擇下頸部或腋部的淋巴結,因頜下及腹股溝部淋巴結常有慢性炎癥,影響診斷的準確性。
斜角肌脂肪墊活檢,對縱隔或肺部病變有一定診斷意義。
六、縱隔鏡檢查
縱隔鏡可經胸膜外進入縱隔作活檢,比較簡便安全。
七、下肢淋巴管造影
對腹膜后淋巴瘤的診斷、分期、判斷療效和觀察復發方面是一項準確性較高、安全簡單和并發癥少的檢查技術,且在某些方面優于CT和聲象圖,它能發現正常大小的病變淋巴結內部結構變化。
八、CT、核磁共振和聲象圖檢查
可發現胸內、腹膜后、腸系膜之淋巴結病變及肝脾病變。
九、剖腹檢查
可明確脾、肝及腹腔內淋巴結是否受累,為采用放射治療,確定照射野所必不可少的(病理分期)。如同時作脾切除,還可以避免因脾區放療對鄰近組織器官的損傷。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