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常見檢查方法:活檢是確診胃癌的重要手段
若要早期發現微小胃癌和小胃癌,要建立普查制度。胃透視、內窺鏡檢查和活檢是胃癌診斷的三個主要手段。其中活檢是目前運用的重要手段。
普查可取40歲以上高危人群為主要對象,方法為口服鋇劑和發泡劑后進行胃的氣鋇雙重造影,每人攝縮影片6~9張。 凡普查時發現可疑患者以及患有前述可疑胃癌癥狀者,進一步做氣鋇雙重造影精密檢查。
經胃管注入濃鋇劑和空氣,于不同體位觀察攝片:
①仰臥正位,觀察后壁;
②右側前傾位,以充分顯示胃竇后壁;
③俯臥正位,觀察前壁;
④左側前傾位,以充分顯示胃體及小彎后壁;
⑤局部壓迫適于觀察隆起型病變;
⑥立位充盈觀察胃的整體輪廓,尤其是胃角形態;
⑦食管雙重對比攝片,以顯示食管和賁門。此法能發現直徑1cm的早期癌。
粘膜內癌表現為癌區胃粘膜小區和小溝破壞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顆粒狀隆起,粘膜皺襞向癌區集中,皺襞尖端急劇變細或中斷,癌性凹陷邊界不鮮明,蠕動波可通過。
粘膜下癌除上述胃小區和小溝的改變外,可見向癌區集中的粘膜皺襞尖端呈棍棒狀、結節狀或架橋狀隆起,癌性凹陷邊緣鮮明,蠕動波仍可通過。現用的纖維胃鏡檢查已幾無盲區,診斷進展癌并無困難。
胃癌的其他常見檢查方法
一、CT檢查:
CT檢查可顯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內和腔外生長的范圍盧下近的解剖關系以及有天轉移等。胃癌通過血道轉移均可在CT上清楚地顯示。
二、胃癌的內鏡診斷:
纖維胃鏡對胃癌的診斷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可以發現早期胃癌,對良惡性潰瘍進行鑒別,確定胃癌的類型和病灶浸潤的范圍,井可對癌前期病變進行隨訪檢查。對癌前期病變患者進行定期的胃鏡隨訪檢查和監視具有一定的意義。
三、內鏡超聲:
內鏡超聲是胃癌的常見檢查方法之一,檢查者可以直接地看到胃壁的各層,了解腫瘤的全貌,有助于胃癌的診斷和TNM分期。內鏡超聲在美國的許多中心應用較廣,現在已經能夠經普通內鏡活檢通道插入超聲探頭,用于臨床檢查。
四、X線診斷:
(1)早期胃癌的X線診斷:早期胃癌系指腫瘤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層,而不論其范圍大小或有無淋巴結轉移。胃低張力雙重對比造影的調線檢查結合纖維胃鏡檢查對發現早期胃癌具有很大的價值。
(2)進展期胃癌的X線診斷:進展期胃癌的調線表現與大體病理分型有密切關系。不同部位胃癌與胃潰瘍癌變的特殊X線表現。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