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攝入過量易致胃癌 六種法則診斷胃癌
最近因為日本核輻射的發生,很多地方的市民陷入瘋狂“搶鹽”的浪潮,為了防輻射,每天攝入的碘含量已經大大超過了身體所需。專家表示,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物質,但是長期食用高濃度鹽的食品,不但可誘發心血管疾病,而且還可以引起胃炎、胃癌的發生。
鹽攝入過量易致胃癌
世界上60歲以上的死亡者中有四分之一的死因是患惡性腫瘤,其中胃癌占首位。我國每年也約有16萬人因胃病而死亡。研究證明,在致胃癌的諸多飲食因素中,“高濃度食鹽食品”為首要因素。
有研究者報告說:“一系列的動物實驗和人體疫病學研究表明,隨著體內鈉鹽攝入量的增加,胃癌、食管癌、膀胱癌的發病率亦會增加。”過去,日本人喜歡吃鹽漬食物如魚干、魚醬及腌菜等,因此成為世界上胃癌高發率的國家。目前,由于家庭電冰箱的普及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日本人很少再食用鹽漬食品,其胃癌發病率日趨下降。
六種胃癌診斷法則
一、實驗室檢查
早期可疑胃癌,游離胃酸低度或缺,如紅血球壓積、血紅蛋白、紅細 胞下降,大便潛血(+)。血紅蛋白總數低,白/球倒置等。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等化驗異常。
二、胃腸X線檢查
為胃癌的主要檢查方法,包括不同充盈度的投照以顯示粘膜紋,如加壓投照力雙重對比等方法,尤其是鋇劑、空氣雙重對比方法,對于檢出胃壁微小病變很有價值。
三、內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胃內各部位,對胃癌,尤其對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很大。
(1)早期胃癌
隆起型主要表現為局部粘膜隆起,突向胃腔,有蒂或廣基,表面粗糙,有的呈乳頭狀或結節狀,表面可有糜爛。表淺型表現為邊界不整齊,界限不明顯的局部粘膜粗糙,略為隆起或凹陷,表面顏色變淡或發紅,可有糜爛,此類病變最易遺漏。凹陷型有較為明顯的潰瘍,凹陷多超過粘膜層。上述各型可合并存在而形成混合型早期胃癌。
(2)中晚期胃癌
常具有胃癌典型表現,內鏡診斷不難。隆起型的病變直徑較大,形態不規則,呈菜花或菊花狀。
四、脫落細胞學檢查
有的學者主張臨床和x線檢查可疑胃癌時行此檢查。
五、B超
可了解周圍實質性臟器有無轉移。
六、CT檢查
了解胃腫瘤侵犯情況,與周圍臟器關系,有無切除可能。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