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嗜鉻細胞瘤
什么是嗜鉻細胞瘤:
起源于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或其他部位的嗜絡組織,這種瘤組織持續或間斷地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引起持續性或陣發性高血壓和多個器官功能及代謝紊亂。可在任何年齡發病,以20—50歲多見。
嗜鉻細胞瘤位于腎上腺者約占80%--90%,大多為一側性,少數為雙側性或一側腎上腺瘤與另一側腎上腺外瘤并存,這種多發性嗜鉻細胞瘤較多見于兒童和家族性患者。10%——15%是惡性腫瘤,腎上腺嗜鉻細胞20%是多發的,且惡性傾向高于腎上腺內腫瘤。
1、藥物治療:
大多數嗜鉻細胞瘤為良性,手術切除可以得到根治,不能耐受手術才長期應用內科藥物治療。手術前應采用α受體阻滯劑使血壓下降,減輕心臟負擔,使患者原來縮減的血管容量擴大。常用的口服制劑有α受體阻滯劑酚芐明、酚妥拉明和哌唑嗪。酚芐明的不良反應為直立性低血壓,鼻粘膜充血。α受體阻滯劑的應用一般不少于2周,宜用到手術前一日為止,以免手術時出現血壓驟升。β受體阻滯劑不必常規應用,可以在α受體阻滯劑應用后有心律失常和心動過速時采用。
2、手術治療:
切除嗜鉻細胞瘤的手術有一定的危險性。在接觸腫瘤時,可出現急驟血壓升高和心律失常。嗜鉻細胞瘤切除后,血壓多能恢復正常,但在手術后第1周,血壓仍可偏高,同時尿、血兒茶酚胺也可偏高。因此在手術后1個月左右,根據血壓狀態和血、尿兒茶酚胺,方能更準確地判斷治療效果。小部分患者手術后仍有高血壓,可能因合并原發性高血壓,或兒茶酚胺長期增多損傷血管所致。
3、惡性嗜鉻細胞瘤的治療比較困難,一般化療和放療均不敏感,可用抗腎上腺素藥作用對癥治療。已發生轉移的惡性嗜鉻細胞瘤的預后不一,轉移最常見的部位為骨骼、肝、淋巴結、肺,其次為腦、胸膜、腎等。
4、并發癥的治療:
當病人發生高血壓危象時,應立即予以搶救,主要措施有:
(1)吸氧;
(2)立即給予酚妥拉明靜脈滴注,同時嚴密觀察血壓變化;
(3)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應作相應處理。
(責任編輯:付秀權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