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病由什么引起的
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disease)是機體在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1Gy)電離輻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和內照射都可能發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為主。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線有γ線,中子和X射線等。放射病由什么引起的?
放射病由什么引起的
(一)核戰爭
101kt以下核爆炸時的暴露和有屏蔽人員,101kt以上爆炸時的有屏蔽人員,在嚴重沾染區內通過和停留過久的人員,受到早期核輻射或放射性沾染的外照射,是發生大量急性放射病傷員的主要因素。
(二)平時
1、核輻射事故
全世界目前有430多座核電站在運行,新建的核電站還在不斷增加,從五十年代至今已發生過好幾起事故,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了200多例急性放射病,死亡29人,各種類型輻射源在生產,醫療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由于使用或保管不當,各種類型的輻射事故已發生過數百起,我國自六十年代以來也曾發生過多起輻射源事故,傷亡多人。
2、醫療事故
放射性核素和輻射裝置的醫療應用,也有可能發生醫療事故,如國外曾發生過誤用過量放射性核素治療病人而產生內照射急性放射性致死的事故,也曾發生過因輻射裝置故障使病人受到過量照射的事故。
3、治療性照射
因治療需要而給予病人大劑量照射,可造成治療性急性放射病,如骨髓移植前常用大劑量(>6Gy)全身照射或全身淋巴結照射,作為骨髓移植前的預處理。
造血損傷是骨髓型放射病的特征,它貫穿疾病的全過程,骨髓在照射后幾小時即見細胞分裂指數降低,血竇擴張,充血,隨后是骨髓細胞壞死,造血細胞減少,血竇滲血和破裂,出血,血細胞減少紅系早于粒系,最初是幼稚細胞減少,以后成熟細胞亦減少,骨髓變化的程度與照射劑量有關,照射劑量小者,血細胞僅輕微減少,出血亦不明顯,照射劑量大者,造血細胞嚴重缺乏,以至完全消失,僅殘留脂肪細胞,網狀細胞和漿細胞,淋巴細胞可相對增多,其它如組織嗜堿細胞,破骨細胞,成骨細胞亦增多,并有嚴重出血,呈骨髓嚴重抑制現象,骨髓被破壞以后,若保留有足夠的造血干細胞,還能重建造血,骨髓造血的恢復可在照射后第三周開始,明顯的再生恢復在照射后4~5周,若照射劑量很大時,造血功能往往不能自行恢復。
淋巴細胞(主要為脾和淋巴結)的變化規律與骨髓相似,亦以細胞分裂抑制,細胞壞死,減少和出血為主,其發展比骨髓快,恢復亦比骨髓早,但完全恢復需要較長的時間。
隨著造血器官病變的發展,骨髓型放射病的臨床過程有明顯的階段性,可劃分為初期,假愈期,極期和恢復期,尤以中,重度分期為明顯。
編輯結語:通過對放射病由什么引起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放射病由什么引起的也有所了解了。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