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術前放化療利大于弊 放棄或失去治愈機會
在中國大城市中,結直腸癌發病率極高。結直腸癌國內發病率約為29.44/10萬,死亡率為14.23/10萬,部分發達城市的直腸癌發病率已經接近甚至高于發達國家水平,其中我國的特色是直腸癌所占比例高于結腸癌,70%是直腸癌,30%是結腸癌。直腸癌的發病率如此高,那么它治愈的可能性大不大?患上直腸癌還有生存的可能性嗎?家庭醫生在線采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腫瘤內科鄧艷紅主任(咨詢專家),鄧艷紅主任提醒廣大朋友,直腸癌越早發現治愈的可能性越大,并且要講究多學科綜合治療,目前的標準治療認為輔助性的放化療最好術前做,直腸癌患者要保持樂觀心態,飲食應清淡易消化。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腫瘤內科 鄧艷紅主任
早點發現直腸癌治愈率極高,直腸癌一期可有90%的治愈率。
鄧艷紅主任(咨詢專家)談到,早些發現直腸癌,其治愈率是非常高的。
直腸癌不同時期的治愈率不同,按照不同的分期,一期是90%會可被治愈,二期是有80%左右可被治愈,三期可能就只有65%被治愈,四期也就是晚期,就只有10-20%的人會被治愈。所以病人一旦有出現便血,腹瀉,排便習慣改變等情況時,極有可能是直腸癌的早期信號,應該及時去醫院確診是否患上直腸癌,早些發現早做治療,治愈的可能性才能高些。
治療直腸癌術前放化療也是關鍵,若放棄放化療或損失20%存活率。
每一種治療方式都有它的利與弊,鄧艷紅主任談到,對于二期三期的病人來講,放化療是利大于弊的。如果不做放化療,可能損失了20%的生存機會。醫院有數據分析顯示,有30%左右的直腸癌病人圍手術期選擇不做化療而去吃中藥治療,他們的生存率顯著地低于做了放化療的人。并且在國外也有大型的臨床研究表明,有做化療的病人比沒做病人的存活率高。
鄧艷紅主任(咨詢專家)特別提醒大家,因為現在還沒有很好的科學方式來判斷病人是否需要做放化療,但是放化療從整體看是獲益的,故建議所有的病人都要做放化療,從而提高治愈的可能性。
走出放化療的陰影,正在做放化療的患者也可以正常生活。
鄧艷紅主任告訴編者,很多人害怕放化療主要是因為它的毒副作用,包括身體衰弱,掉頭發,食欲不振等,并且許多人認為放化療是晚期患者的專利,離死亡不遠,心存恐懼。現在放化療整體的副作用跟以前相比已經有很大的改善,對于二期三期的病人,醫院有針對性的放化療方案。這個放化療方案產生的副作用不大,病人胃口會差一點,但是不會掉頭發。在做放化療的半年里,毒副作用會比較大些,但是半年以后患者做化療的生活質量跟沒做放化療的生活質量區別是不大的。
鄧艷紅主任還向我們提到,現在醫院也有病人是一邊上班一邊做放化療的,并且沒人知道病人在做化療,這其實就是心理在起著關鍵的作用。患者要有一個好心態,要堅信自己能好起來,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做治療,就有可能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放化療的護理應該注意什么?專家特別提醒飲食要清淡少脂肪。
對于直腸癌來說,由于位置的特殊性,直腸癌與其他癌癥相比,就更要注意飲食調理。鄧艷紅主任最后強調,放化療期間除了在心理上給患者傳遞正面的信息以外,在飲食上的調理也要多注意一些問題。大部分病人在化療前三天就可能吃不下東西,但是兩三天之后胃口就可以恢復,所以在化療前三天不要強迫病人進食。在飲食上術后注意進食流食,待恢復后就多攝入些高蛋白、高維生素類易消化的食品,比如像小米粥、濃藕粉湯、大米湯、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腦等。禁食辛辣刺激的食品,最好飲食清淡些,不要吃很油膩的食物 。
知多些:進行手術治療后的患者飲食原則
1、一周后可進半流質飲食,選擇富含蛋白質、低纖維素的食物,如面條、稀飯、餛飩等,也應少量多餐,每日5~6餐。
2、兩周后可進食易消化的少渣普食,禁食粗糧及纖維多的蔬菜,如芹菜等,以減輕腸道負擔。
3、術后禁食3~4天,等腸蠕動恢復,人工肛門排氣即有氣泡從造口溢出后,可進流質飲食,選擇的食物應易消化富有營養,如菜湯、米湯、藕粉等。少食多餐,每2~3小時進食一次,每日6~7餐。
專家介紹: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腫瘤內科 鄧艷紅主任
廣東省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委員生物標記學組副組長、廣州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會員、中國臨床腫瘤協會(CSCO)青年沙龍專家成員、廣東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廣州市化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從事胃腸道腫瘤的臨床工作和相關研究10余年。2003年獲內科學碩士學位,2008年獲腫瘤學博士學位。2007-2008前往美國美國華盛頓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和Fred Hutchison癌癥研究中心訪問學習,參與臨床工作,制定病人治療策略和多學科討論。在診治胃腸道腫瘤方面,具備了國際化視野。主要研究方向結直腸癌干細胞在結直腸癌化療耐藥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分子標記物在預測化療有效性中的應用。獲主持參與10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發表中英文論文30余篇。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夢雪 通訊員:簡文楊)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