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酗酒易誘發口底癌 口底癌的誘發因素盤點
口底癌系指原發于口底黏膜的癌,與來自舌下腺的癌應有所區別。與西方國家比較,我國的口底癌較為少見。占口腔及唇癌的第六位。
口底癌的好發年紀為40歲以上。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初期臨床診斷表現是小硬結或淺表狀紅斑,不痛不癢,多不被注意。當腫瘤達到數厘米大時,腫瘤中心破潰,可向四周組織如舌下腺、肌肉、下頜骨薹延。呈現下前牙松動。舌頭運動受限。晚期吞咽時可產生疼痛、流口水、進食艱難等。
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為,口底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
(一)長期嗜好煙、酒
口底癌患者大多有長期吸煙、飲酒史,而不吸煙又不飲酒者口底癌少見。印度Trivandrum癌腫中心1982年治療234例頰粘膜癌,其中98%有嚼煙葉及煙塊史。世界上某些地區,如斯里蘭卡、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等地的居民,有嚼檳榔或“那斯”的習慣。
咀嚼檳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細胞分裂活動增加,使口底癌發病率上升。美國Keller資料顯示吸煙不飲酒或酗酒不吸煙者口底癌發病率分別是既不吸煙也不飲酒的2.43倍和2.33倍,而有煙、酒嗜好者的發病率是不吸煙也不飲酒者的15.5倍。酒本身并未證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口腔粘膜。
(二)口腔衛生差
口腔衛生習慣差,為細菌或霉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細胞處于增生狀態,對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種種原因可能促進口底癌發生。
(三)異物長期刺激
牙齒根或銳利的牙尖、不合適的假牙長期刺激口腔粘膜,產生慢性潰瘍乃至癌變。
(四)營養不良
有人認為與缺乏維生素A有關,因為維生素A有維持上皮正常結構和機能的作用,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過度而與口底癌的發生有關。人口統計學研究顯示攝入維生素A低的國家口底癌發病率高。維生素C缺乏尚無資料證明與口底癌有關。也有認為與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有關,如食物含鐵量低。總蛋白和動物蛋白攝取量不足可能與口底癌有關。鋅是動物組織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鋅缺乏可能導致粘膜上皮損傷,為口底癌的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