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超標肝癌風險加倍 肝癌早期篩查有哪些
調查顯示,脂肪肝這個富貴病在上海和廣州兩地發病率超過20%。它不再被單純定義為良性病變,和病毒性肝炎一樣,也可能成為肝癌的罪魁禍首。
脂肪肝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兩大類,目前主要以非酒精性為主。隨訪發現,約有15~2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會在10~20年內出現肝硬化,有數據顯示最高可達37.5%,再繼續發展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可患上肝癌。肝內脂肪的堆積與體重成正比,肥胖的人半數可有輕度脂肪肝,重度肥胖者其發病率可達61%~80%。研究發現,肥胖者患肝癌的幾率大約是正常體重者的2~4倍??梢娍刂企w重就能減少患脂肪肝的風險,從而也就降低了肝癌風險。
首先,肥胖性脂肪肝的預防和治療關鍵在于有效控制體重,大多數輕度脂肪肝在除去致病因素后即可獲得好轉。其次,肥胖的脂肪肝患者應從節制飲食著手,可多吃豆類,少吃紅肉和含有動物脂肪的食物,尤其不要吃動物內臟。避免過快過飽的飲食可減輕肝臟負擔,有利于脂類代謝;規律飲食;少喝含糖飲料,不喝酒;水果并非多多益善,不妨用黃瓜、番茄等蔬菜代替水果,并最好在餐前或兩餐之間食用,每次只吃一種,盡量選體積中等、甜度不太高的,如蘋果。最后,適當增加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可促進體內脂肪消耗,比如每天快走或慢跑半小時以上,打羽毛球、蹬車、游泳等。
只做B超容易誤診大肝癌
專家介紹,肝癌早期篩查,可以通過做B超檢查、抽血查甲胎蛋白(A FP),CT、MR、PE、T-CT、肝組織活檢診斷肝癌。但是單純的腹部B超檢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難以確定腫塊的性質。而且B超對于大肝癌與超大肝癌容易誤診,因為B超穿透力有限,視窗小,分辨率低,如是大肝癌,由于肝癌體積過大,容易有誤診的可能。而且B超檢查結果容易受到檢查者經驗和分辨的限制,也會影響診斷結果,因此醫生并不提倡單一檢查B超診斷肝癌。
此外,甲胎蛋白也容易存在假陰性的可能。甲胎蛋白檢查的確能在肝癌癥狀出現之前8個月就呈現陽性,因而在沒有癥狀出現時,檢查甲胎蛋白就可能發現早期肝癌。但是因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會升高,因此,單獨用甲胎蛋白普查會使大約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診,也就是說單純的檢測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
專家表示,肝臟病情復雜,病毒生長在肝細胞內,有些機理還不明確,只有病毒量大到一定程度,在血液中有一定濃度,才能被檢驗出來,有的甚至已是明顯肝硬化,但反應肝纖維化的指標還是陰性。因此,如單純地想一種檢查方法來進行肝癌篩查是不科學的。
B超聯合血清甲胎蛋白檢測更準確
單一檢查方法篩查肝癌不科學,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科學的做肝癌篩查?
醫生表示,根據多年的臨床實驗證明,B超聯合血清甲胎蛋白檢測肝癌準確率達到90%以上,是臨床診斷早期肝癌首選的檢查方法。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建議每隔3個月進行一次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檢查,健康者可隔6個月做一次。
如果在其他檢查后無法診斷又高度懷疑肝癌,那么可以采用肝組織活檢,這也是診斷肝癌最可靠的方法,不過它是創傷性的檢查,若要進行,最好到正規醫院。
專門針對肝癌的篩查有哪些
1、甲胎蛋白:目前診斷肝細胞癌特異性最高的方法之一,在診斷、判斷療效、估計預后、預防復發中有肯定的作用,常作為B超、CT的輔助檢查。當AFP>200ug/L、持續升高2個月以上、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腫瘤等時即可診斷為肝癌。
2、影像學檢查: 包括腹部肝膽B超、CT、磁共振(MRI)等,B超是診斷早期肝癌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因為它能發現直徑2厘米左右的病變,還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所在部位及肝靜脈或門靜脈內有無癌栓等,且操作簡單易行,費用較低。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