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幾個病因要了解 女人對乳腺癌六個誤解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見惡性腫瘤。乳腺癌發病的年齡分布在東西方國家有所不同,在高發區如北歐、北美等國家,乳腺癌從20歲左右開始出現,在絕經期即45-50歲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勢頭,大約年齡每增長10-20歲發病率上升1倍,絕經期后上升相對緩慢,75-85歲達到最高。而在亞洲等低發地區,乳腺癌的發病率在絕經后會略下降,一般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在45-55歲之間,亞洲人移居西方國家后仍保持這種年齡分布特征。
乳腺癌的幾個病因要了解
目前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研究總結出誘發乳腺癌的八大危險因素:
家族遺傳:
患有遺傳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為母親患乳腺癌,女兒亦好發乳腺癌,發病年齡輕,常發生在閉經前,多為雙側性;另一種為母親未患過乳腺癌,但在一個家庭中,至少有兩個姊妹患乳腺癌,這種家庭中乳腺癌的發病率要比無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發病率高2—3倍,且這種乳腺癌多發生在閉經后,常為單側性。
月經因素:
月經初潮年齡早于12歲,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初潮17歲者大2.2倍;絕經期晚于50歲者,比45歲后絕經者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左右。
流產過多:
正常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反復人工流產,或18歲以前多次做人工流產者,易引發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提醒:多次人流易致宮頸癌
人工喂養:
母乳喂養是預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險減少20%至30%。
提倡:哺乳時間越長患乳癌危險越小
性生活質量差:
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關,女性的性壓抑可以增加乳腺小葉增生與乳腺腫瘤的發病幾率。國內有關調查顯示,患有乳腺小葉增生的婦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從未達到過性高潮;初婚年齡越大,乳腺癌發病率越高。
抑郁情緒:
在獨身女子、留守女士、公關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學教師中,患乳房疾病的較多,乳腺癌發病率也高。由于這些女性極易產生緊張焦慮、孤獨壓抑、悲哀憂傷、苦悶失望、急躁惱怒等抑郁情緒,長期受不良情緒剌激,機體生命節律發生紊亂,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進而導致內環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釋放的胸腺素減少,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對體內突變細胞的監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癌腫。
過度肥胖:
肥胖與乳腺癌密切相關。女孩肥胖易性早熟,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禍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癥的發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為脂肪堆積過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貯存于脂肪組織內,并不斷地釋放進入血液,對乳腺組織產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膽固醇血癥和高胰島素血癥,體內膽固醇升高后,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細胞膜的膽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不良生活習慣:
以吸煙、酗酒為“時髦”、去夜總會、歌舞廳,通宵達旦地沉浸在燈紅酒綠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種糕點甜食,而對粗糧、蔬菜卻從不沾口;獨身、或過了30歲才結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還有些女子佩戴乳罩過緊或過松,失去保護乳房的作用。
女性對乳腺癌六個誤解
誤區一:
“啊,我摸到乳房內有一個腫塊,我肯定得了乳腺癌!”
其實,許多乳房腫塊是良性的。之前有項調查顯示:40歲以下有乳腺腫塊的女性患者,對她們進行活組織切片檢查,90%的結果都是良性的。
因為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女性在生理周期之前或生理周期期間,經常會出現乳房脹痛或摸到乳房腫塊,只要生理周期結束之后發現腫塊已經消失,就表明并無大礙。
誤區二:
長期服用激素藥和患乳腺癌沒有關系
要高度警惕因此誘發乳腺癌的可能,建議在生產第一胎前或有乳腺癌家族史者的女性,都不要口服避孕藥。
誤區三:
男性怎么可能得乳腺癌
有乳腺就可能患乳腺癌,乳腺癌是由于乳房細胞內出現惡性的腫瘤組織所致,男性也有乳腺組織,所以同樣有可能得乳腺癌。
男性乳房沒有小葉及腺泡的發育,因此乳房比女性小得多。但是,正因為男性的乳腺組織較薄弱,一旦發生乳腺腫瘤,很容易向四周擴散,無需太長時間,腫瘤細胞就能擴散到乳房的皮膚和肌肉組織,因此,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在初次就診時就已是疾病晚期。
所以,男性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警惕乳房異物。如果男性在平時發現乳房出現局部疼痛和壓痛現象,發現邊界不清的無痛性腫塊,乳頭向內凹陷,或有分泌物時,應立即到醫院的乳腺專科進行相關咨詢與檢查。
誤區四:
“我又沒到更年期,乳腺癌和我怎么也搭不上邊!”
許多年紀輕的女同胞認為乳腺癌是中老年婦女的“專利”,所以平時并不關心乳房健康。然而我國例行體檢和抽樣調查發現:女性乳腺癌的發病年齡呈年輕化的趨勢,20~30歲的年輕女性中,約有50%的人患有乳腺增生。雖然乳腺增生并不是乳腺癌,但如果任其進一步發展,就極有可能癌變。
誤區五:
“我家沒有人得過乳腺癌,我以后肯定也不會得!”
近期的研究表明:盡管沒有家族史,不及時防治仍有可能患上乳腺癌。劉薇主任說,家族病史并不是乳腺癌的主要病因,沒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及缺乏正確的預防意識才是導致乳腺癌的根本原因。
誤區六:
自我檢查時,沒有發現乳房內有腫塊,因此覺得自己肯定沒有得乳腺癌
乳房腫塊并不是乳腺癌的唯一癥狀,許多病人的早期癥狀只是乳房的對稱性改變,如皮膚變厚、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變、乳房有分泌物、溢水或溢血等。
可是,有些患者甚至沒有任何典型癥狀,也沒有感到周身不適。醫生仔細檢查時,僅僅發現這些患者的腋窩淋巴結腫大。這無疑增加了乳腺癌的漏診幾率。
(責任編輯:陸偉祥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