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早期無癥狀要提防 廣東是鼻咽癌高發地
2009年的8月,著名香港演員“大傻”成奎安因鼻咽癌擴散,在香港病逝,終年54歲。“大傻”的去世,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和肝癌、肺癌等比較“著名”的癌癥相比,鼻咽癌并不被大眾所了解。南方醫科大學腫瘤中心頭頸腫瘤外科金國萍主任介紹,鼻咽癌是指發生于鼻咽黏膜的惡性腫瘤,也是一種比較喜歡男性的疾病。中國是鼻咽癌發病率較高的地區,尤其是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地為多發區,發病年齡大多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
鼻咽癌為何成為“廣東癌”?
不同于其它癌癥,鼻咽癌主要見于黃種人,而我國正是鼻咽癌高發國之一,全世界80%的鼻咽癌都發生在我國,南方發病率高于北方,我國南方,如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省,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馬來西亞是全世界鼻咽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廣東省又以廣州、佛山、肇慶等地區的發病率最高。每10萬男性中就有30~50個人患此病。成奎安是香港西貢南圍原居民,其老家在高發區之內。
為何鼻咽癌好發于廣東?和其他癌癥一樣,鼻咽癌也是一種原因不太明確的癌癥。據分析,鼻咽癌的發病可能和EB病毒感染、環境與飲食以及遺傳因素有關。一些研究認為廣州等南方地區鼻咽癌高發,和南方人喜歡吃咸魚有一定關系。
鼻咽癌早期癥狀不明顯
2004年,成奎安在印度拍攝《喜馬拉雅星》時突然吐血,回去一檢查,才知患上了鼻咽癌,而且已是晚期了。鼻咽癌早期可沒有明顯的癥狀,因而不容易被發現。
根據不同的鼻咽癌類型,癥狀表現也不盡相同,黏膜上的鼻咽癌易表現為鼻涕中帶血或吸鼻后痰中帶血,常發生在早晨起床后,從口中回吸出帶血的鼻涕,帶血量不多,常被病人疏忽。
而黏膜下的鼻咽癌,易表現為聽力受損,腫瘤堵塞或侵犯咽鼓管口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現該側耳鳴、耳悶脹及聽力下降。如果成人單側反復發作或久治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都應想到鼻咽癌的可能。
此外,60%的鼻咽癌病人以無痛性頸上部淋巴結腫大為首發癥狀,專家特別提醒,很多人都是頸部有了很大的腫塊才到醫院看病的,成奎安就曾用“脖子里鴨蛋一樣大一個瘤”來形容自己的病情。有了明顯的癥狀才就診,約70%的病人已屬于晚期,難以治愈了。
鼻咽癌患者3個飲食禁忌
1、不宜吃高碘食物
鼻咽癌患者一定不要吃高碘食物,這對病情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吃了海產品,比如螃蟹、蝦、無鱗魚、海帶等,包括加碘食品和加碘鹽,腫塊會破潰。碘劑廣泛存在于海水中,碘劑能夠促使軟組織溶解,因此具有化痰作用,對于良性腫瘤和血管硬化有好處。
2、不宜飲酒
喝酒對于身體沒有好處,也是引發很多疾病的常見病因,專家指出:酒在中藥學里,歷來標明有毒。不提倡引用,高濃度酒還會造成口腔、食道、胃的慢性損傷。任何濃度的酒都會造成血熱。尤其是喝藥酒,更容易造成血熱妄行。
3、不要吃辛辣
鼻咽癌患者最好不要吃辣的,患者在做菜時也不能放辣椒、姜、胡椒、生姜、生蒜等辛辣食物。辛辣發物極易造成血熱妄行。有些癌癥病人的病情總是控制不住,其原因就在于在家吃的飯菜,在飯館吃的飯菜,上街賣的飯菜等等都放了辛辣之物。
鼻咽癌飲食要注意三個原則
1、禁忌食物
鼻咽癌患者有一定的禁忌食物,比如:患者對于一些辛辣、熱的食物是禁止的,主要包括:不食辣椒、胡椒、茴香、韭菜、榨菜、羊肉、狗脊、鹿肉、雀肉、蝦蟹等性溫熱之物,慎用芥末,少用熱性補藥,煙酒亦當戒之,以免生熱助火。
2、多喝水
對于鼻咽癌患者來說,患者一定要多喝水,這樣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也可以喝淡飲料、果汁、牛奶等。主食應以半流食或軟爛食物為好,副食方面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要多吃胡蘿卜、荸薺、白蘿卜、蕃茄、山楂等果品。
3、飲食注意
出現頭暈目眩,耳聾口苦、急躁易怒等肝火上炎癥狀時,宜選清肝瀉熱、滋陰潛陽之品以減輕癥狀,如菊花代茶,炒決明子代咖啡,枸杞苗、李子、鮑魚、芥菜等,多選用清熱、解毒、養陰生津的食物。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