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早期可發現 留意這13個報警信號
任何一種病,在病發前總會表現某些信號,如果了解這些信號,就可以掌握疾病發生的規律、特征,就有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而提高治愈率。常見的癌癥早些信號有哪些呢?
疼痛。
尤其是右腹部疼痛、中上腹疼痛、關節疼痛、陰囊疼痛,可能是肝癌、胃癌、胰腺癌、骨癌和睪丸癌的信號。
持續不愈的傷口、潰瘍。
要考慮皮膚癌的可能。慢性口腔潰瘍更應注意隨時檢測,警惕口腔癌。慢性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經久不愈者,則要警惕胃癌。
不明原因的發熱。
是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的常見癥狀。
腫塊、硬結或硬變。
可發生于身體的任何部位,常見于頸部、乳房、腋窩和腹股溝處。美國腫瘤學家漢娜?林登博士說,那些迅速增大、持續不消的腫脹最危險。觸摸腹部時,應深壓內臟部位,如摸到硬塊,就要懷疑是否胃、肝、胰等部位有腫瘤。
持續性消化不良、食欲減退、消瘦,又找不出明確原因者。
高度懷疑消化系統腫瘤的可能。
持續性聲音嘶啞。
表示喉部聲帶有問題,可能是喉癌、甲狀腺癌、肺癌和食管癌等。
非外傷性出血。
癌癥的常見信號,應引起重視。
吞咽困難。
吃東西老被噎著或吞咽不適,進食時胸口有悶脹、灼痛、異物感或有不斷加重的吞咽不順,要警惕發生食管癌的可能。
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改變,糞便形狀改變。
如外形變細、帶血、便秘或稀便,要警惕結腸癌和直腸癌。黑色糞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常見于胃癌或胃潰瘍。
白斑。
口腔黏膜、女性外陰或男性陰莖龜頭上出現白斑,而且迅速擴大、有灼癢不適,則應注意該處癌變。
疣或黑痣發生明顯變化。
突然的增大或有破潰、出血、灼癢、疼痛及原有的毛發脫落,應警惕黑色素瘤。
原因不明的疲乏、虛弱和體重減輕,需提高警惕。
如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肝癌、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現此類癥狀。
骨關節變化。
無明顯外力作用,大腿和手臂處突然出現大骨骨折,應懷疑骨骼惡性腫瘤。青少年長期不明原因的骨痛,小心白血病。
自我檢查
除掌握上述癌癥的報警信號外,學會自我檢查方法,更有利于早期發現癌癥。
怎樣進行自我檢查呢?
最少每月一次自行觸摸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檢查是否有腫志的淋巴結(一般認為,小于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結屬于正常),腫大淋巴結質地如何,是否固定,有無壓痛。
長期咳嗽時,應注意咳出的痰中是否有血絲摻雜,注意咳嗽的時間、胸痛的部位、血量的多少、血絲的顏色等。
食欲不振并出現消瘦、上腹痛時,若伴有惡心嘔吐,要注意觀察嘔吐物中是否帶有黑褐色內容,注意觀察大便是否呈柏油關或帶血,大便的形狀是否有改變。
女性每天或每周觀察白帶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白帶是否帶有腥臭味。
每天大、小便的習慣有無改變。特別注意大便時有無疼痛感、下墜感及糞便的外形有無改變。小便時觀察射程是否縮短,有無白色分泌物排出,有無血尿,會陰部是否有不適感等。
長期原因不明發熱時,應注意測量體溫,每日4次,早、中、晚、夜間各一次,連續三天,并做記錄。必要時查血常規、血沉等。
男性應注意陰莖包皮是否過長,尿道口處是否有潰瘍結節,陰莖冠狀溝是否有易出血的菜花樣腫物。
劇烈活動后出現四肢疼痛且活動受限制時,應注意四肢關節有無腫脹,皮下是否可觸摸到腫物。若四肢長骨部位出現無痛生腫塊,應及時去醫院骨科就診。
(責任編輯:羅熾嫻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