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直腸癌當成痔瘡 辣椒素降低直腸癌風險
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直腸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腸指診及乙狀結腸鏡診斷。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關系復雜,手術不易徹底,術后復發率高。
中下段直腸癌與肛管括約肌接近,手術時很難保留肛門及其功能是手術的一個難題,也是手術方法上爭論最多的一種疾病。我國直腸癌發病年齡中位數在45歲左右。青年人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
因痔瘡而忽視直腸癌的患者并不在少數,臨床上有80%以上的直腸癌在早期被誤當成痔瘡。從痔瘡與直腸癌兩種疾病來說,痔瘡是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肛門疾病,而直腸癌是消化道發生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如不及早診治,可危及生命。
所以,專家特別強調大便出血應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輕率地自診為痔瘡,即使患有痔瘡,也要警惕伴有腸癌的可能,必須進一步檢查排除。
直腸癌的早期癥狀還有哪些?
1、腹脹、腹痛。
原因是由于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便血。
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右半結腸癌病人中有這種,肉眼可見的便血者占36。5%。這也屬于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表現。
3、貧血。
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這種,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腫瘤阻塞,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
4、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
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當大腸腫瘤相對較大且有糜爛、潰瘍或感染時,才可能發生大便習慣、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如果癌腫突出向直腸腔內生長,導致腸腔相對狹窄,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變形,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上附著一些血絲。
調查研究發現 膳食辣椒素可降低直腸癌風險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
1、膳食辣椒素中含有辣椒的活性成分,可使小鼠腸道內皮細胞上的一個受體產生慢性活化作用,從而觸發反應,最終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
2、辣椒素作為一種壓倒神經的刺激物,使神經不能長時間的疼痛。
研究人員給遺傳上更傾向于患多種胃腸道腫瘤的小鼠喂食辣椒素。
這種治療方法導致腫瘤負擔減少,使小鼠的壽命延長了超過30%。
3、TRPV1是分子“疼痛感受器”。
腸道內皮細胞上的該受體稱為TRPV1,最初在感覺神經元中發現,充當環境中高溫、酸度和辛辣化學品的標記。
這些因素都是對細胞潛在的有害刺激。
因此,TRPV1被描述為分子“疼痛感受器”。
4、(EGFR)激活腸道上皮細胞TPRV1
研究人員發現,TPRV1也在腸道上皮細胞表達,它被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激活。
EGFR是腸道中細胞增殖的一個重要驅動力,大約每四到六天,腸道上皮層就被替換。
一旦TRPV1被EGFR激活,可引發一種對EGFR的直接負反饋,從而抑制后者降低不必要的生長和腸道腫瘤發展風險。
三個方面預防直腸癌
1、從飲食下手①削減能量攝入。②削減脂肪與紅肉攝入。③添加生果、蔬菜和膳食纖維。④維生素與微量元素。⑤膳食抗致癌原。從平常的飲食下手,關于防止直腸癌是很重要的。
2、改動習慣:①運動:肥壯尤其是腹型肥壯、膂力活動過少是直腸癌的危險要素。瘦身和訓練能起到防止結直腸癌的效果。②戒酒和戒煙
3、醫治癌前病變: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直腸癌或腺瘤的自己或宗族史者,直腸癌發病危險增高,經過普查與隨訪,盡早切除腺瘤,醫治結腸炎,可下降直腸癌的發病率、逝世率。尤其是關于有宗族史者,經過遺傳學查看,篩查高危人群,進行結腸鏡查看,是直腸癌防止作業的重要方面。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