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婦科炎癥易致宮頸癌 這些癥狀小心宮頸癌
子宮頸癌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是人體最常見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種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癌瘤,但其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我國宮頸癌的發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點是高發區常連接成片。各省宮頸癌相對高發區的市、縣也常有互相連接現象。總的趨勢是農村高于城市、山區高于平原。
過早性生活可能提升宮頸癌發病率
宮頸癌的發病年齡有兩個峰值:35~39歲、60~64歲,因此,醫學上將小于35歲的患者稱之為“年輕宮頸癌患者” 。然而,本地專家表示, 這只是過去的數字,現在臨床上發現,年輕女性患上宮頸癌的人數顯著增多,且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初診時已經是宮頸癌中晚期。專家提醒,宮頸癌是目前唯一明確病因的婦科癌癥,其病因為高危型HPV病毒持續感染所致。女性若太早發生性行為,加上性生活不潔、多性伴侶等因素,會增加罹患宮頸癌的風險。
存在四類因素要警惕宮頸癌
1、吸煙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風險。事實上,在所有導致子宮頸癌原因中,吸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最近醫生才認識到,這一現象的有機原理在于由于某種未知的原因,香煙中的致癌物質有選擇地集中在子宮頸黏液里。
2、性生活過早過頻 性生活和宮頸癌的發病息息相關,結婚越早、性生活史、晚婚和節制性生活的頻數顯然對防范宮頸癌大有益處。
3、配偶的包皮垢藏匿著致癌物質 有的婦女生活很檢點,也很注意性器官衛生,結婚年齡也晚,但到老年還是患了宮頸癌。其宮頸癌原因是配偶的包皮垢含有致癌物質。
4、婦科炎癥演變 據統計,患有慢性宮頸糜爛的婦女,到50歲左右宮頸癌的發病率要比一般人高4倍,而宮頸慢性炎癥和糜爛又多是因為多次妊娠和生產所致的子宮頸撕裂和外傷。婦產科臨床發現,婦科炎癥長期不愈、生育和流產過多的婦女,宮頸癌的發病率比健康的婦女高8~10倍。
出現這些癥狀小心宮頸癌
1、患者多伴有宮頸潰爛
通常宮頸癌患者多伴有宮頸潰爛,重度宮頸潰爛是發作癌變的主要原因。年青女人宮頸潰爛經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宮頸潰爛,大概導致滿足的注重。
2、觸摸性出血是宮頸癌最杰出的體現
宮頸癌患者約70%~80%有陰道出血表象。多體現為性交后或行婦科查看,或用力糞便時,陰道排泄物混有鮮血。晚年女人若遇到性交后出血,不要總認為是因為性交用力不妥而導致的,疏忽宮頸癌存在的可能性。若每次性交后都出血,更應導致注重,及時就醫。
3 、絕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
絕經后的女人,俄然無任何原因又“來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體現,很容易被忽視。其實,這種陰道不規則出血常是宮頸癌的前期預兆,許多絕經后的患者即是以此體現而來就診,得到前期確診,及時醫治。因而,應當導致滿足的注重。
4 、下腹或腰骶呈現痛苦,乃至痛連上腹部、大腿部及髖關節
每到月經期、排便或性生活時加劇,特別當炎癥向后沿子宮骶韌帶拓展或沿闊韌帶底部延伸,構成緩慢子宮旁結締組織炎,子宮頸主韌帶增粗時,痛苦更甚。每觸及子宮頸時,當即導致髂窩、腰骶部疼,有的患者乃至呈現厭惡等體現,影響性生活。
5 、陰道排泄物增多,粘性大,時有帶血絲
臨床上大概75%~85%的宮頸癌患者有不一樣程度的陰道排泄物增多。大多體現為白帶增多,后來多伴有氣味和色彩的改動。宮頸癌患者因為癌灶的影響,子宮頸腺體的排泄功用亢進,發生黏液樣白帶,故生育年紀患者不再有白帶性狀與量的周期性改動:絕經后患者則一反常態,白帶量有所增多,且具粘性,有時血性。這種白帶反常的體現,包含量的增多與其性質的改動,是子宮頸癌的前期體現。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94 歲老人無法喝水,食道平散是否有
2024-10-24肺部小結節能否用左氧氟沙星或輸液治療
2024-10-24大腸癌晚期轉移至肝且腹水多,如何治療
2024-10-24化療患者能否使用雪生源口服液?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