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現14歲乳腺癌患者 哪些因素誘發乳腺癌?
據《印度時報》報道,五十歲以上的婦女一般是乳腺癌的主流人群。最近年輕一族女性甚至是少女也開始深受乳腺癌的侵害。報道說,對于癌癥的罪魁禍首究竟是遺傳還是生活方式,醫生們各持己見。最近,哥印拜陀一名14歲的在校學生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印度德里年紀最小的乳腺癌患者是19歲。腫瘤學家表示,每年醫院都會有兩三個得此病的患者。
哥印拜陀羅摩克里希納腫瘤調查研究所的腫瘤登記表明,盡管少女患乳腺癌很罕見,但在過去十年間,35歲以下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從3%提升到了8%。德里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登記處證實,在未來20年間,20到40歲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將增至5%到15%。而從哥印拜陀醫療中心的記錄來看,35歲以上的女性處于患癌危險地帶。該醫療中心放射科魯帕萊達古瑪醫生表示:“現在幾乎40%的女患者都在40歲以下。而在七年前僅為10%”
哪些女性乳腺癌風險高?
“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兩個危險因素。”月經初潮年齡小于12歲與大于17歲相比,乳腺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增加2.2倍。閉經年齡大于 55歲比小于45歲者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除此以外,單身女性發生乳腺癌的危險為已婚者的2倍。丁克族以及頭胎生育在30歲以上等不利因素也會影響乳房健康。
我們周圍的確有些職業女性迫于工作的壓力或追求事業的成功,長期過著單身貴族或丁克族的生活。“生兒育女對保護乳腺健康有重要作用,哺乳也有助防御乳腺癌的發生。”從單身族升級為媽媽族也是減壓良方,與孩子的相處、共同成長更有利于女性的生理、心理健康。
你為什么會得乳腺癌?
誘因一:壓力過大壞情緒偏多
美國研究人員實驗研究發現,精神壓力會造成細胞和乳房組織的改變,這增加了婦女患乳腺增生或乳腺癌的風險。何貴金告訴記者,女性壓力過大、精神總緊張都會使身體的內分泌紊亂,同時女性性格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過于內向,凡事悶在心里的女性,或者脾氣過于急躁,易怒的女性也同樣會干擾到內分泌系統,增加患乳腺癌的幾率。
誘因二:晚婚晚育甚至不生育
忙碌緊張的工作使得很多女白領選擇晚育或不生育。調查顯示,從未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已生育的要高出30%。何貴金介紹,正常健康的乳腺,需要孕激素和雌激素周期性的協同作用達到平衡,雌激素可使乳腺組織增生,孕激素可起到抑制雌激素和保護乳房的作用。而要使孕激素和雌激素達到平衡必須要經過至少一次正常的分娩和哺乳。
此外,很多白領女性表示,我并非不生育,而是晚育,這也會有影響嗎?何貴金介紹,如果35歲后才生育,月經經期已經經過了太長時間的重復,乳腺很可能出現了微妙的病變,這時再懷孕,體內激素水平激烈改變,也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幾率。
誘因三:不哺乳或哺乳時間短
越來越多的女白領為了工作而放棄哺乳,有些還采取各種方法抑制乳汁分泌。“女性生育后身體會產生泌乳素,這種激素需要及時通過哺乳得到釋放,如果人為干預,抑制它的發展,就易造成內分泌紊亂。”何貴金說,不哺乳的危害很多,不僅局限于乳腺,像甲狀腺、肝臟、子宮等也相應易出現問題。此外,母乳喂養時間的長短,也關系著乳腺癌發病率的高低。哺乳時間短,或只用一側乳房哺乳,都可能誘發乳腺癌。通常來講,哺乳的最佳時間為一年。
預防乳腺癌最關鍵的就是定期去醫院檢查,以往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每半年做一次乳腺彩超,現在患病趨于年輕化,所以建議二十多歲的女性也最好能半年檢查一次。平時在家也要學會自查,區分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包塊。專家說,單純的乳腺增生是腺體的增厚,組織多呈一片片的,面積偏大,而乳腺癌的包塊多數是小面積的塊狀。但是很多乳腺癌不一定能摸到包塊,有一些隱匿性的乳腺癌就是沒有包塊的,所以定期檢查還是最關鍵的。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