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為何會家族聚集?這些生活原因和肝癌有關
因為肝癌是在慢性肝病、肝硬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的癥狀和慢性肝病、肝硬化基本是一致的。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開始可以沒有任何癥狀。隨著肝臟功能的逐漸下降,會出現消化道的一些癥狀。
肝癌有一定的家庭聚集傾向,目前多數學者認為:
1、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傳播:遭受肝硬化,最后演變為肝癌。
2、乙型肝炎病毒的水平傳播:肝炎病人的家庭成員接觸極為密切,如有一個感染乙肝病毒,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殃及其他人。
3、一家人之間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也基本相同,大家接觸致癌因素的機會也基本相等。
一家中多人患癌還有另一種解釋。其基本觀點是,任何癌癥都是細胞的基因發生兩次突變的結果。散發的非家庭性癌病人,這兩次變化都發生在出生之后。而有家庭傾向的癌癥病人,在母親懷孕前,就已經受到這致癌因素的攻擊。他們出生時,體內的細胞已有一種容易發生癌的改變,出生后只要再遭受一次致癌因素的打擊,就有可能發生癌癥,因此患癌的機會比一般人大一些。這就是有名的“兩次打擊理論”。
以上無論哪一種解釋,都說明肝癌主要是外界因素所致。所以,已有肝癌病人的家庭,其他成員沒必要過多考慮肝癌遺傳性。
而現在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肝癌的診斷和治療都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比如我們醫院,小于5厘米的無癥狀肝癌切除后,5年、10年生存率均可達54%~76%、43%~45%。人們要改變觀念,肝癌不再是“不治之癥”,不要太懼怕它。
但要挑戰肝癌,除了醫學的努力,人們正確的防治觀念也十分重要。為什么這位中年男子的親人都沒能救過來,主要是因為發現得太晚了。肝癌治療生存率的提高有很大原因歸功于早期診斷。防癌體檢人人適宜現在人們每年例行的體檢都是普通類型的,而防癌體檢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術,是有針對性的特殊檢查。防癌體檢的對象也還是健康人群,檢測方法都是對身體安全無損害的方法,而且簡便易行,價格也比較低廉。現在有些人,因為想到“一旦查出癌癥多可怕呀”,于是就不去進行檢查,殊不知患上了癌癥卻沒能盡早發現,那才是真正的可怕!生活小節可以防癌任何癌癥的發病都非一朝一夕。
與肝癌發病有關的生活原因主要有:
1。飲用水:飲用污染池塘水、宅溝水、灌溉區水的人肝癌發病率遠遠高于飲用井水或水庫水者,水質越好,肝癌的發病率越低。
2。肝炎后肝硬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在人群中的流行率越高,肝癌的發生率就越高。關于肝癌與肝硬化的關系,有研究報告:肝細胞癌患者中70%~100%并發肝硬化。
3。物理或化學因素:化學因素致肝癌的報道相對較多。黃曲霉素是誘發肝癌的一個重要因素。食物霉變,黃曲霉素污染嚴重。
4。飲酒:長期大量飲酒,可以引起肝臟營養障礙,形成肝硬化。
預防和早發現做好三點
要有效預防和早期發現肝癌,具體應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加強乙肝疫苗的接種。目前,乙肝疫苗已納入新生兒計劃免疫,2005年天津市又在全國率先把2至13歲兒童納入免費接種范圍,從而明顯降低了天津市兒童乙肝的患病率。但現在成人乙肝患病率還處在較高水平,因而成人最好也應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
其次,乙肝病毒感染者應至少每半年就做一次甲胎蛋白、肝臟B超和肝功能檢查,聽從醫生建議積極治療,肝硬化患者則應兩三個月做一次檢查,以追蹤病情發展,及早發現惡變。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起居有規律,戒煙、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保持情緒穩定,戒躁、戒怒等。
第三,其他人群也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別是不吃發霉變質食物,尤其霉變的玉米、花生等,不喝被污染的水。4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做一次甲胎蛋白、肝臟B超檢查,有肝癌家族史者更是如此。
“早期肝癌沒有癥狀,一旦出現肝區不適、厭食、消瘦等,往往已為中晚期。因此,定期檢查對早期發現肝癌意義重大。肝癌只要能早期發現并接受以手術為主的規范化治療,患者5年存活率可超過50%。”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