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患者80%中晚期 警惕胰腺癌的三大信號
胰腺在人體五臟六腑中很不顯眼,因此體檢時很少有人會去檢查胰腺。但是現今,隨著民眾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提高,吸煙、酗酒、高脂肪、高蛋白質攝入過多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胰腺癌發病率不斷升高。需要注意的是,門診發現的胰腺癌患者中,約80%已屬于中晚期,這是因為胰腺癌發病癥狀隱蔽,早期很難發現,而且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致使錯失最佳治療時期。因此,提早認識胰腺癌的早期癥狀至關重要。
胰腺癌早期三大信號
1。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胰腺分泌胰島素調節人體血糖變化。如果胰腺功能出現障礙,會導致人體血糖增高。相反,糖尿病患者由于局部免疫功能異常,也會導致胰腺出現進一步惡變的可能。因此糖尿病患者也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一旦患者在體檢中發現血糖異常,要及時去內分泌科就診。特別是中年人新發的糖尿病,本身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不存在超重、肥胖等糖尿病高危因素,或既往血糖一直正常,突發血糖升高,要特別當心胰腺癌的偷襲。
2。黃疸不一定是肝功能障礙:臨床上,很多胰腺癌患者出現黃疸時,都以為是肝或膽出了問題而首先到肝、膽專科求治,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其實除肝炎、膽囊炎、膽石癥外,黃疸還是胰腺癌最常見癥狀之一,約50%的患者會伴發黃疸。特別是胰頭癌患者,由于黃疸的出現,胰頭癌比其他位置的胰腺癌更有可能被較早發現。
胰腺癌的黃疸特點是不斷加重且無痛感。如患者首先眼球鞏膜發黃,然后小便顏色變深,可逐漸由橘黃色變至醬油色,大便顏色也會逐漸變淡,直至呈白陶土色,同時全身皮膚變黃。當出現黃疸時,尤其還伴有上腹隱痛、悶脹等類似消化不良癥狀或體重減輕等表現,最好先到正規醫院進行胰腺B超、CT等相關檢查,以盡早排除或確診胰腺癌,爭取治療時間。
3。消化不良不一定是胃病:上腹部飽脹不適及隱痛是胰腺癌最常見的首發癥狀,三至四成患者會出現該表現,若病變累及腹腔神經叢則腰背也會隨之疼痛,易被當作胃痛或腰肌勞損而自行服藥治療。需要區分的是,胃病盡管可出現上腹痛,但吃胃藥就基本能控制癥狀。而胰腺癌的腹痛不但服藥無效,且呈持續性、基本無明顯緩解時間。其疼痛還常與體位有關,當人在仰臥與脊柱伸展時,疼痛加劇;而采取蹲下、前傾坐位、蜷膝臥位,可使腹痛減輕。
怎樣預防胰腺癌?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
有些人工作繁忙,應酬多,經常高脂肪、高蛋白質、低纖維化飲食,長期生活無規律,大量吸煙、酗酒,長期處于心理壓力大的狀態等。這些人應每年進行一次排癌普查,包括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如血清ca-199、cea等),腹部b超和(或)ct等。平時需要特別警惕胰腺癌的早期癥狀,如上腹不適和疼痛、消化不良、惡心欲嘔、大便習慣改變、進行性消瘦、黃疸等,一旦發現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早診斷早治療。目前,胰腺癌的診斷手段有影像診斷(如b超、ct、核磁共振、超聲內鏡等)、腫瘤標志物檢測(如血清ca—199、cea等),其中螺旋ct是公認對胰腺癌較敏感的影像診斷方法。
體重明顯減輕也是胰腺癌的一大標志。大多數胰腺癌患者會出現該表現,1個月內體重可減輕10公斤或更多。胃病患者雖由于消化吸收障礙也會有體重減輕,但不會像胰腺癌這般明顯。
預防胰腺癌可以做什么?
建議從調整飲食習慣著手,不吃燒焦和烤糊的食品,盡量少食高脂、高油、油炸、多鹽的食物,同時需注意保持谷類、豆類、甘薯等粗糧作為膳食的重要補充,每天多攝入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并在飲食中增加纖維類、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必要礦物質的攝入量。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