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常會胃腸不適 這些檢查可早發現卵巢癌
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卵巢癌排行第三,但殺傷力卻不小。而且,卵巢深藏于盆腔內,癌變初期并無明顯癥狀,往往是等到病情嚴重時,已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因此,40~60歲的中年女性,如出現以下癥狀需警惕卵巢癌。
當出現這些癥狀需警惕卵巢癌
1、胃腸道癥狀
更年期女性如常感覺腹脹、食欲不振,但沒有發現胃腸道疾病,此時需去婦科就診。因為卵巢腫瘤會使周圍韌帶受到壓迫、牽拉,加上腹水刺激,會出現胃腸道癥狀。
2、腰腹部疼痛
與卵巢鄰近的組織如受到癌腫浸潤或發生粘連,易引起腰腹部隱痛、鈍痛。
3、月經過少或閉經
多數卵巢癌患者月經基本沒有變化,隨著癌腫增大,癌細胞會破壞卵巢正常組織,致卵巢功能失調,引起月經過少或閉經。
4、外陰及下肢水腫
隨卵巢癌腫增大,盆腔靜脈受壓,致血流不暢,妨礙淋巴回流,致使外陰及下肢出現水腫。
5、性激素紊亂
卵巢癌病理類型復雜多變,有些腫瘤分泌雌激素過多時,可引起性早熟、月經失調或絕經后陰道流血;如是睪丸母細胞癌,則會產生過多雄激素而現男性化體征。
哪些檢查有助于早期卵巢癌的確診
1、陰式超聲可觀察卵巢大小和血流顯像的變化。一般情況下,絕經前女性卵巢大小為20立方厘米,絕經后約為10立方厘米,超出正常范圍過多,就可以確定是卵巢發生病變。
2、血清和腹水的腫瘤標志物CAl25檢查,腹水的值大于血清的值8倍以上時,應高度懷疑卵巢癌。
3、“三合診”檢查,即陰道、直腸及腹部聯合檢查,可發現隱藏在子宮和直腸窩的轉移結節。
4、病理檢查有助于卵巢癌的最終確診,即通過陰式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活檢術或腹腔鏡手術,取出卵巢病變組織,通過病理檢查即可鎖定“元兇”。
卵巢癌在生活中的一些保健方法
1、所有卵巢實性腫塊,或大于6cm的卵巢癌的囊腫,應立即進行手術切除。這是屬于卵巢癌的保健方式之一。
2、月經初潮前和絕經后婦女,有卵巢性腫物,應考慮為卵巢癌的腫瘤。生育年齡婦女有小的附件囊性腫塊,觀察2個月未見縮小者考慮為腫瘤,觀察期間增大者隨時手術。這是在對卵巢癌的保健中要注意的。
3、盆腔炎性腫塊,尤其懷疑盆腔結核或子宮內膜異位性腫塊,經治療無效,不能排除卵巢癌的腫瘤時應手術探查。
4、絕經后發現子宮內膜腺瘤樣增生或內膜腺癌,卵巢癌的護理應注意卵巢有無腫物,并及時進行卵巢癌的手術治療。
防止卵巢囊腫的八大政策
1、卵巢囊腫的預防首先要做到面對壓力保持良好心態,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壓力是重要的癌癥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2、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合理,要多食清淡,少食激性、海產品等,避免偏食厭食等不良習慣。卵巢囊腫的病發與人體內分泌失調有密切的關系,而合理膳食則可以有效避免內分泌失調。
3、不要過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4、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5、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壓力是重要的癌癥誘因,卵巢囊腫的預防不能有過多的精神壓力。
6、卵巢囊腫的預防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7、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各種婦科疾病。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在卵巢囊腫的預防中要特別注意這些。
8、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